区域“加速度”,来自城市副中心的“11横9纵”道路网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3-26 14:4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3-26 14: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交通像流动的血液,推动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一条道能盘活一个区域……当前,在区域人居发展中,更加追求居住者在出行的同时体验到愉悦感和舒适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热点话题,3月初,北京市通州区发改委发布规划纲要指出,将打造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的交通格局,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正是规划蓝图里的关键一环。

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逐步完善,繁华城市面貌已经初现峥嵘。得益于区域交通的快速发展,目前距离金融街武夷 ·融御最近的是地铁6号线北运河东站,未来还有副中心交通枢纽站,一期预计2024年完工。值得一提的是,M101线设三元村路口站和副中心站,连接东坝和北三县;M103线设武夷花园紫荆园站。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金融街武夷·融御带来更大的升值空间。

聚焦城市副中心 助力一流智慧交通枢纽

“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建设中心城区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特别是在交通建设领域——将建成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国内“第五代”车站,基于TOD理论诞生发展的新型城市结构与副中心核心区紧密结合,地上的城市功能与地下的轨道交通相辅相成,形成多元复合的连通网络,实现国铁、地铁、公共交通、商业开发,环隧道路在这里“无缝连接”,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副中心承载力、辐射力。

根据城市副中心交通规划,将改造提升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复线、建成区域快线平谷线、实现1号线与八通线无缝换乘、建成17号线(城市副中心段)和6号线南延,M101线达到通车条件、推进建成一批微循环道路,打造广渠路快速公交示范走廊,优化公交线网,建成1500公里的慢行大网络。着力构建承载辐射功能突出、便捷畅达、人文生态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金融街武夷·融御择址城市副中心核心板块,距离市政府仅1.7公里,坐享市政府15分钟城市繁华生活圈。随着区域交通的不断完善,通州区域内的横向连接的加强,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融御业主的出行需求。

择址城市副中心 引领城市副中心人居“加速度”

择址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金融街武夷·融御项目开发进程与公共交通建设节奏同步,与区域发展共成长,学习借鉴国际大都市流行的共生长共繁荣的开发模式,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与副中心的繁荣共同绽放。

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工程。它不仅拥有多层级的轨道交通,未来也将是距离金融街武夷·融御最近的综合交通枢纽,总建面约267万平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同时地上还会兴建大型购物中心、地标建筑和5A级办公集群,使得整个区域成为城市副中心最繁华的商圈。

金融街武夷·融御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交汇处,同样位于此处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可实现五轨换乘,连接雄安新区、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

城市副中心交通网建设完成后将会成为整个京津冀的交通核,未来金融街武夷· 融御业主也将是最大的TOD 综合体受益者,金融街武夷·融御也必将成为城市副中心众多购房者心中的理想居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