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爆震与新型推进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2021-03-30 11:31
2021-03-30 11: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5日-28日,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爆震与新型推进专业委员会、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承办的第七届爆震与新型推进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中心、《推进技术》编辑部、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空军工程大学李应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朱广生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三院及院属单位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十多家家科研机构、二十多所高校的航空航天领域2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规模和参会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本次会议围绕“团结协作、集智攻关、需求牵引、重在实践”为主题,重点交流了爆震与新型推进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进展,研讨爆震及新型推进技术在总体、仿真和试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加强国内合作,共享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我国爆震与新型推进技术的研究水平。

会上,来自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等单位的八位专家围绕大会主题,从斜爆震、旋转爆震相关研究进展及其他新型动力技术等方面分别向大会作了报告,广泛探讨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会议创历史纪录地收到23家单位的95篇论文,按照“爆震与新型动力总体技术”“爆震理论与数值模拟进展”“爆震试验进展”等专业方向进行了分论坛研讨。评选表彰了15篇优秀论文,以鼓励爆震与新型动力领域的杰出贡献者。

本届会议是自2017年2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批复设立“爆震与新型推进专业委员会”以来,举办的第三次重大学术交流活动。经过几年的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目前专委会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委员队伍逐年壮大。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达成共识,爆震与新型推进技术需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通过交流研讨加深了解,发现人才、激励人才成长,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创新激情,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我国爆震与新型推进技术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爆震与新型推进技术发展快速,国内各研发团队团结协作、集智攻关,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逐步从理论探索研究走向工程实践,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作为“爆震与新型推进专业委员会”组长单位,以各成员单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推进技术》期刊等为平台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学术交流与研讨,推进技术创新发展、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为我国爆震与新型推进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唐明军、周林、徐阳,图:徐阳、唐明军)

(唐明军、周林、徐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