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艺术创作的三个方向:激发、交流、传承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3-30 14: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3月17日,抖音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艺术·创造·生活”的艺术创作者大会。会议展示了短视频行业首个艺术普及行动“DOU艺计划”的阶段成绩单,公布了抖音建设艺术内容生态的长期规划。

会议现场,艺术家与创作者进行了一场抖音如何连通艺术与生活的对谈。艺术家方力钧、王亚彬、邬建安,媒体人洪晃,抖音音乐、绘画领域创作者@赵小黎、@安安晚安、@HE涂鸦上海参与了对谈。

艺术的“责任感”

30多年舞龄的专业舞者王亚彬直言,抖音让她“重新理解了舞蹈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在王亚彬的抖音视频下,有粉丝会评论留言,说由于她的舞蹈视频,他们“感受到美的陶冶”、享受了“舞蹈艺术带来精神愉悦”。她的舞蹈给这些抖音用户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帮助这些用户暂时忘记或缓解了焦虑的情绪。

因此,王亚彬十分乐于在抖音上进行舞蹈分享。她认为,这些记录舞蹈艺术的短视频就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大众对艺术审美兴趣。尽管相隔屏幕,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仍能有美的共鸣。

抖音音乐艺术创作者@安安晚安和王亚彬有同感。她介绍,很多抖音用户是因为她的视频,认识了中提琴这个相对小众的西洋乐器。兴趣被激发以后,用户们有了进一步去欣赏中提琴作品的动力。

@安安晚安为了持续激发粉丝们对音乐的兴趣,她在自己的抖音视频里专门设计了音乐场景,拉琴的背景往往在森林、古堡、地铁站等美感与氛围兼具的地点。她感叹,在抖音上,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关注和支持,这让她有了一种“艺术家”的责任感。

艺术的社交

洪晃在抖音的艺术创作,主要是带着大家看展。她认为,到线下看展览和在抖音分享展览的体验,很不同。线上看展是一场与同好欣赏美、理解美的有趣社交。

创作者@HE涂鸦上海提到,抖音为他的艺术创作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与千万个未曾谋面的朋友们相遇,和大家一起涂鸦、玩艺术。抖音绘画艺术创作者@赵小黎对此也深有同感。她坦言,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每个人都是美好的“捕捉者”。因此她十分高兴,自己在抖音了解了更多用艺术看待生活的视角。

画家方力钧说,抖音打破了艺术交流的边界。过去一场学者主办的艺术讲座,到场观众最多几百名,艺术受众十分有限。但抖音上的一条艺术视频,就可能得到上万点赞和几百万的观看,这让艺术更亲民。

艺术的新民俗

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与普及的艺术家邬建安表示,抖音正潜移默化地形成基于社交媒介的新民俗,短视频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载体。邬建安感叹,通过抖音,年轻人有机会与手艺大师和非遗传承者们直接交流,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他希望,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要积极利用新平台,让民族文化精髓在这里生根发芽。

  (图为抖音艺术创作者大会 圆桌对谈现场)

当天,有超过200位抖音艺术创作者参加了会议,并在现场就艺术回归生活的必要性、抖音连通高雅艺术与大众审美的合理性、新内容体裁给艺术表达带来的新机遇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宣布,国家大剧院、中国油画学会、上海芭蕾舞团等8家艺术机构,担任了“抖音艺术指导机构”;钢琴家郎朗、豫剧名家汪荃珍等11位艺术文化名家出任了“抖音艺术顾问”;同时,有16位艺术创作者获得了“抖音艺术推广官”称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