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材常态化应用 中教云为课堂教学注入“智慧”动力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4-06 13:3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4-06 13: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打开电脑登录数字教材云平台,选取高质量数字课程资源,同步投屏至教室前方的电子显示器,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正式开始了。精彩的动画视频导入,同学们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文字、图片、语音等多元素呈现方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课堂氛围、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早已屡见不鲜。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优质资源均衡的“助推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字教材云平台等产品的常态化应用,为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渗透课堂教学全过程

毋庸置疑,科技赋能下的教育教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也在改变着课前、课后等教学环节。在几年前,宁夏石嘴山第四小学的何梦露老师,绝不会想到如今的课堂会变成这番场景,课前可以通过获取优质数字化资源备课,课后也能够依据平台后端的数据,展开精准学情分析......

九年前,刚上班的何梦露在农村学校任教,见证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她回忆说:“刚上班的时候,一个办公室的老师共用几台电脑,班里只有一台大电视。在政策的推动下,次年全校便换成了大屏幕,班班安装了电脑和展台。现如今,学校里各种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语文学科教学来看,信息化技术正在让课堂变得妙趣横生。以使用频率颇高的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为例,许多功能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新支撑让人惊喜。据何梦露介绍,宁夏地区很多孩子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存在ang、an和l、n混淆分不清的状况,而智能化的朗读音频功能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的纠正发音。

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视频、动画、图文混合应用,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能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通过翻转课堂在课前给学生推送知识点,将优质PPT内容转化为课件使用,课后也可以将优质的资源课程直接传送给学生,这些功能都使得教学过程更轻松。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视频、动画等形式更吸引他们,有些微课特别精彩,而这些优质资源在网上是找不到的。之前也用过一些软件,像中教云平台这样对资源进行精选并细分的,并不多见。”何老师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如今平台多、资源无序的教育行业痛点,而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的出现,让老师们拥有了新的教学利器。

枯燥学习变有趣

科技唤醒课堂生命力

语文作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学科,也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向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创新融合,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积极性,一直是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些也是重庆江津中学杨栓老师所关注的问题,作为拥有十余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他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到底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脉搏,老师需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摈弃一些过时的思想,以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久前,“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语文课例展示活动中,杨栓老师主讲的《我为什么而活》一课让人印象深刻。观摩课堂上,他熟练应用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上的富媒体化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去读、去听、去看、去尝试、去体验,使同学们沉浸于知识内容之中,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氛围与学习效率。

“数字教材平台带来最大的帮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老师的教,另一方面便是学生的学,在效率上的提升是最直观的。同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给了我们师生更多选择,对于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也很有意义。”杨栓说道。

据了解,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在江津中学已试点应用,并逐渐探索出了教学新模式,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好评。“通过数字教材云平台,在课前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料,教师通过后台实时掌握预习情况,课堂教学便更有针对性。”“网络上充斥着太多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数字教材云平台都是权威资源,更标准、更可靠。”

科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具体、有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正重新焕发活力,变得更有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