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加入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全球互联网企业联盟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4-25 15:35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4-25 15: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2日正值第52个世界地球日,抖音宣布加入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全球互联网企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清理违法信息、净化平台内容环境、打击危害野生动植物的线上违法违规行为。

“联盟”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18年3月发起成立,致力于治理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的盗猎、非法运输和贩卖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等在内的违法现象。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报告显示,涉野生动植物犯罪信息即使被某一互联网公司删除,又很快“流窜”到其它平台。由于平台间执行各不相同的内容治理标准,违法违规内容难以根除。为此,“联盟”希望推动各平台拉平治理标准,协同打击违法信息内容、遏制非法贸易,让野生动植物犯罪者“无处循行”。

此前,“联盟”已吸引阿里巴巴、腾讯、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40家国内外科技企业加入。自联盟成立以来,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联盟”已探索出一套有效预防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技术规范。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马晨玥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更新迭代,互联网平台上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广告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多变,抖音的加入,为联盟阻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扩充了力量,并提升联盟应对网络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能力 。希望抖音用户和我们一起行动,支持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抖音安全中心负责人介绍,抖音持续通过技术产品创新、平台内容治理和内容生态优化,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行为和违法违规信息,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助力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据悉,抖音正在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合作探索,借助图像识别和大数据技术,智能识别短视频中是否出现野生动物及制品。在进行二次判别后,将对违规内容进行下架处理;在正常的科普视频下方,则会添加动保警示标签,提示用户不得非法购买、非法饲养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同时,抖音强化野生动植物相关举报机制,并成立动植物保护专项工作组,对于违规内容,一经核实,将切断不良信息传播路径,并配合相关执法部门,进行线下追查打击。

短视频和直播正成为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宣传动植物保护理念的有力工具。2020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抖音共同发起“有生命的宝藏”公益宣传活动,邀请西双版纳野象谷、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发起4场动保宣传直播,观看量累计超过1.3亿次。通过抖音安全中心直播间,用户可以第一视角探访朱鹮保护区,在专家带领下,近距离观察朱鹮及其生存环境。

2019年,抖音还与野生救援(WildAid)等机构合作,开发大象、老虎、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特效贴纸,吸引年轻人用“玩特效”等轻松方式,关注并参与到动植物保护工作中。

“平台已涌现出@茶城森警 、@长白山:老万 、@摩登大自然 等备受用户青睐的创作者,他们通过野生物种科普、野采纪实和环保宣传等内容,号召用户关爱自然、保护自然。”抖音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与环保组织和“联盟”成员企业紧密合作,完善平台治理;同时持续优化平台内容,呼吁创作者积极参与环保宣传,让野生动植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