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石化西北油田:大漠深处蕴智慧能源

来源:中国网 东海资讯    2021-04-26 10:19
2021-04-26 10: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回大地景如画,天山南北花绽放。4月22日,在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第六季全面启动,97家企业在百余座城市敞开大门迎接公众参观。西北油田作为活动示范单位之一,邀请全国9家媒体和新疆沙雅县各界人士共40多名公众,走进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顺北油气田,见证建设世界规模商业开发最深油气田的石油石化力量。

沙雅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顾祥燕,沙雅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戈宝存参加活动。网红主播在中国石化快手号、西北油田抖音号同步直播,网友反响热烈。

中国石化在新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利税上千亿的“疆油疆炼疆销”完整产业链。西北油田作为产业链的第一环,通过持续创新,引领了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的理论体系、地质认识和核心技术,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继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塔河油田、顺北油气田等10多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74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累产逾1.4亿吨,这些石油和天然气,转变成了日常“吃穿用行”各类产品,有效支持了新疆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

本次“云开放”活动围绕“探秘智慧能源、共享至美生活”的主题,用直播和现场走进沙漠的方式,近距离了解顺北油气田,科普石油石化知识,讲述西北石油人创新驱动奉献能源的故事,全面展示中国石化西部上产“一字号”工程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这相当于隔着一座珠穆朗玛峰,采出石油难度系数简直不敢想。”“大漠深处智能化如此之高,厉害了,我的国!”……在主播引领下,公众先后来到顺北5-17H井场、五号联合站、顺北1处理站,通过钻井现场介绍、油气处理流程演示、油样展示等科普环节,了解石油人如何从8000多米地下把石油带到地面,将其变为常见的石油,通俗易懂的讲解解开了公众一个又一个的疑惑。

中国石化重点工程五号联合站,是采用先进、成熟、节能、高效、绿色的生产工艺的国内一流数字化站库,成为开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6月投产后,每年可以向地方提供清洁天然气3.8亿方和100万吨凝析油化工原料。通过近距离了解,公众对油田绿企建设和责任落实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当得知西北油田高质量发展规划,在2022年将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沙雅县的公众特别开心,纷纷表示荣幸地见证了一个大油气田在大漠中崛起,是中国力量在大漠中创造的奇迹。

周边公众特别关心油田环保问题,当得知“宁绕十里路,不毁一棵树”的环保故事后,通过主播深入了解到西北油田不让一滴原油污染胡杨林的做法,感慨道:“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我们看到真实情况后就放心了,这样的企业有责任感。”

“没想到奇迹就在我们身边发生,这让我由衷的感到自豪,石油人扎根大漠,敢拼敢闯敢创新,采出石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真是亚克西!”一位公众参观后说道。

据悉,为加强国有企业形象宣传、促进国有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了解,自2016年起,中国石化贯彻“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的要求,推出“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大型品牌活动,引领企业开门开放的潮流,成为我国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央企首个品牌化公众开放日活动,展示了智慧、绿色、开放的企业形象。(吴春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