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岚:给嫦娥五号探测器配上“手机”

来源: 科技日报
2021-05-07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关 颖

记者见到陈岚时,已接近深夜,忙了一天,她终于能腾出一点时间接受采访。

对于这样的工作节奏,这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副总工程师,习以为常。

前不久,陈岚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不过获奖也没能让这位“工作狂”放慢脚步。

“我只是航天队伍中的一员,还有很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默默奉献着。”面对荣誉,陈岚如是说。

从“杂家”蜕变为“台柱子”

198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陈岚这个川妹子就来到了西安分院。这一干,就是36年。

“刚来到这里时,条件还有些艰苦。”陈岚回忆道,当时单位周围全是麦地,仅有一辆公交车途径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在西安分院,陈岚是航天队伍里的“杂家”,这得益于她入职初期的经历。从设计岗开始,与航天工程相关的众多岗位,她基本都干过。

正因为干过的岗位多,陈岚非常熟悉整个型号的研制过程。在参与神舟飞船研制任务时,她凭借已有积累,游刃有余地协调处理完成了各类事务。

在同事们眼里,陈岚永远是团队里最忙的一个。她是项目组的“大管家”,既要充分理解上级用户和总体单位的需求,还要将其准确地传达给院内基层工作人员,把任务合理地安排下去,确保如期保质完成。

慢慢地,陈岚成了西安分院载人航天研制队伍里的“台柱子”。对于自己在队伍中的角色,她谦虚地说:“在整个神舟飞船的研制过程中,自己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靠信念走过16载探月路

从嫦娥一号任务开始,到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完成“绕、落、回”三步走任务,陈岚和“嫦娥”相伴整整16年。

在参与嫦娥系列任务中,陈岚带领团队研制的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确保飞行器能够安全落月;为人类第一颗月球中继卫星提供的测控分系统、中继通信分系统、天线分系统等核心产品,保证了嫦娥四号与地面永不失联;研制的测控天线、数传子系统等设备有效保障了信息传送。

“测控天线,就好比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手机’,在地月转移、变轨环月、交会对接等阶段,‘嫦娥’也能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陈岚说。

研制嫦娥五号相关产品,陈岚带领团队整整耕耘了10年。研制过程以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成功实践为基础,整体技术难度又超越前四次。十年磨一剑,他们突破多重技术难题,为我国首次完成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十几年的探月任务中,我们遇到过不少技术难题,但队员们从未退缩,大家都有一股拼劲儿,即使再艰难,我们也坚信没有攻破不了的难关。”陈岚说,团队里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信念感。在嫦娥三号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研制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她和团队经常要先讨论问题、找出方案,再去做试验验证,最终连续攻关整整40天才得以把问题解决。

“这个过程艰难而漫长,正是因为大家都抱着不服输的态度,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在完成的一刹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陈岚说。

是“铁娘子”也是“贴心人”

在工作中,陈岚是“铁娘子”,她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但她也有柔情的一面。回忆过往,陈岚的同事告诉记者:“陈总虽然对工作要求严格,但对同事非常随和、亲切,走进办公大楼,她会和每一个碰到的人主动打招呼。”

在完成神舟七号飞船中继终端研制任务中,为了赶进度,在研制进入最后1个月倒计时时,生产现场几乎是24小时不停工。作为研制总指挥,陈岚不仅要把控研制进度,还要承担后勤保障工作,每日调度车辆送加班员工回家。那段时间,她每天都留到最后,与最后一个离开的同事一起回家。

航天器在进入太空前都要经历严苛的地面试验,校飞试验就是繁多的地面检测之一。在参与探月工程时,陈岚带领团队在零下15摄氏度的甘肃敦煌,顶着严寒咬牙完成了校飞试验。

彼时,为了保证研制的进度,加班到深夜,对于陈岚和团队成员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大家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为了给大家鼓劲,陈岚主动和团队成员唠家常,工作之余她还带领年轻人一起健身。

工作占据了陈岚太多的时间,北京、发射基地、西安,陈岚的生活几乎是三点一线。相应地,她陪伴家人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采访最后,陈岚把记者带到办公室窗前,指着对面一栋灯火通明的小楼说:“那是我们的科研楼,通常那里整晚都亮着灯。这就是航天精神,它已融入到我的血液,今后我要继续干下去。”

(史俊斌 关颖)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