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ass为教学资源做适配,给教育焦虑做减法

来源:中国网    2021-05-12 16:53
来源: 中国网
2021-05-12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着几代父母。

周六,五年级的小轩(化名)背着大书包进入上海外环内某教辅机构。乘上电梯,他便被四周鲜艳的补习广告包围起来。这样的补习小轩坚持了两年半。电梯间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补习班的课程,他早已习以为常。每个周末奔波在各个补习班,孩子的学习兴趣日趋变淡。在“鸡”娃成风的环境中,不少像小轩一样的孩子在父母的“焦虑”中渐渐“麻木”。

  如何给“教育焦虑”降温?怎样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

我们采访了Aclass在线教室创始人王伟女士。从互联网从业者的前沿视角,王女士介绍了通过兴趣引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驱力。

Q:王总,您如何让看待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

答:随着教育水平提高,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呈正比上升。特别是现在的学龄儿童以独生子女居多,更引发父母的焦虑情绪。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跟不上班级同学,于是请家教补差,让分数提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对做作业的抗拒心理,不得已请家教陪孩子做作业;有的家长因为看见其他家长为孩子报补习班而感到焦虑,于是跟风找老师补课……

说到底,是孩子输不起还是父母输不起?

人陷入焦虑,其实和溺水差不多——越挣扎越焦虑。父母应当学会和自己和解,接纳这种情绪,不断尝试适合的方法。我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种子,要去寻找合适的土壤,帮助他们长成栋梁之材。

Q:在您看来,如何通过兴趣教学法激发孩子的学习自驱力?

答:进行教学时,我们会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的性格、兴趣匹配适合的老师。相同的爱好、相似或互补的性格可以让师生更容易地打开心扉,建立好的沟通;最后,平台会根据学生的需求,一对一制定学习计划。

在我们接触到的客户中,曾有一对北大父母。他们在金字塔塔尖的学府接受教育,但却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在于过于关注自己的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适应度力和心理诉求。我们为她匹配了一位大学生家教,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她们迅速了建立信任和默契,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兴趣引导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在授予学生书本知识之余,调节了学习过程中的紧张节奏。同时,学习这件事不再让学生感觉压力山大,从而唤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驱力。

Q:您认为,大学生家教有哪些优势?

答:Aclass在设计产品时,重视激发孩子的学习自驱力;同样,好的家教服务,也应该用兴趣、鼓励、肯定等方式唤起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应有一个正面肯定的环境,让孩子更加自信,在学习中成长。

大学生家教的优势在于,他们与孩子年龄接近,和中学生有着很强的共情能力,他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的压力。此外,大学生对现在的主流文化、话题信息十分敏感,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学生还可以了解书本知识之外的信息。

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名校的大学生家教拥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结构,能为当地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大学生家教资源丰富。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风格、特长和老师进行匹配,为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

正如前面说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种子。他们拥有不同的天赋、爱好和性格。

为孩子匹配合适的教育资源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接受同等的教育,更是让他们能够发掘出各自的天赋和适合的学习方式,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进步,成长为各自精彩的参天大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