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一科技入选IDC 2021中国、 欧洲及亚太值得关注新兴金融科技公司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5-25 10:49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5-25 10: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中国、欧洲及亚太地区金融行业研究团队联合发布了2021值得关注的数字银行及新兴金融科技公司,支付宝、微信支付、追一科技、陆金所控股等中国公司入选。追一科技是入选另类数据(Alternative Data)领域的AI代表企业。

  Alternative data驱动金融业从“旧”数据时代迈向“新”数据时代

在金融科技的大家庭里,另类数据(Alternative data)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并与AI结合,驱动后疫情时代的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Alternative data与以往常规数据(如财务,征信,研报等)不同,它更多是基于场景的非传统数据,例如各种服务、营销场景中的实时对话数据,产品搜索和评价数据,预订和交易购买数据等等个人行为和商业活动数据,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种类多的基本特征,被视为“旧”数据时代迈向“新”数据时代的风向标。

随着金融行业生态开放,与个人端生活、企业端产业及供应链有机结合的场景金融,也带来了更多的Alternative data,为金融数字化提速提供契机。

“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对客户行为建模及分析,可以为营销、风控、客服等业务流程提供决策支持。”IDC在报告中,特别分析了Alternative data在金融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并评选了这一领域的代表性厂商,包括追一科技等AI公司榜上有名。

IDC对追一科技等入选金融科技企业进行了积极评价,“这些金融科技公司极具创新性的数字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与开放金融的生态场景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客户日趋个性化金融服务的需求。

追一助力企业发掘多维数据价值

在Alternative data领域,追一科技也是最早将深度学习投入到企业级对话处理和分析应用的AI公司之一。为金融行业伙伴提供服务、风控、营销、运营等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追一科技的NLP平台和智能分析产品See还进一步赋能,实时沉淀、分析、挖掘金融场景中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多维数据价值,辅助决策分析,帮助金融伙伴优化服务、营销、运营效率,防控潜在风险,丰富用户画像,挖掘销售线索,进而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增长。

以银行业为例,在与某城商银行的合作中,追一科技帮助企业分析非结构化数据价值与商业机会。除了实时对话商机发现外,还对微信、APP、IVR呼叫中心等全渠道文本和语音对话日志分析,从海量对话数据中洞察客户诉求,寻找新营销机会。经过几个月运营,实现营销触达量提升600%,每月新增理财、分期、信用卡开卡和激活线索量5000多条,营销转化率从1.6%提升至近5%。

在与某大型基金公司合作中,追一科技为其搭建智能分析机器人See,以人机协作方式,帮助坐席人员上手营销工作,并能质检坐席的对话全流程,检出准确率达85%,每月质检超过6000通语音会话和超过6000人次文本会话数量,有效评估人工坐席营销行为,提升营销转化率,助力业务增长。

而在非金融领域,另类数据分析应用也广泛落地。某大型电信运营商与追一科技合作,应用NLP平台将传统工单系统优化为智能文本分析系统,挖掘出了过往蕴藏在人人对话中的数据宝藏,协助客服完成服务转营销,并对热点事件舆情监控,防患于未然。

追一科技金融科技实力屡获认可

此次入选值得关注的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图谱,也是IDC对追一科技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商业化成就的再次认可。2020年9月,追一曾荣登“2020 IDC 中国 Fintech 50强”榜单。

除此之外,追一科技还连续获得毕马威、德勤、Forrester等国际知名机构认可。连续两年入选毕马威中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50榜单、德勤高科技高成长50强。2021年3月,入选Forrester《亚太地区金融服务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案例》报告。

创业5年来,追一科技一直注重金融领域的布局深耕,在严守安全、合规、稳定、可控等原则下,为金融伙伴提供创新、敏捷的智能交互、协同和分析类产品与解决方案,并获得客户和市场广泛认可。目前,追一科技已经服务了50%的A股上市银行、Top 10保险公司中的5家,以及47%的AA级券商机构,成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智能化服务伙伴。

除了金融行业,追一科技还广泛服务电信运营商、政务、地产、能源、零售等领域头部客户,助力传统行业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

未来,追一科技将持续聚焦客户价值,深耕行业场景与需求,深植AI技术创新,紧密携手各方生态伙伴,开放合作、不断创新,为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动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