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玩边学”都是骗局?这个软件让你打破这份偏见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5-28 10:37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5-28 10: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儿童教育问题成为了大众热点,众多教育品牌与产品的兴起便显得理所当然,但是有些是具有匠人精神潜心研究的结果,有些则是资本博弈想要分一杯羹的低劣产品。

为了更加迎合3-12岁儿童的需要,众多教育品牌打出了“边玩边学”的slogan,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比起那些大段大段的给你将科学原理的品牌,这句话不管是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十分具有吸引力。不光是孩子们不想痛苦的学习,家长也希望孩子的教育问题能够少一些烦恼,他们也想少操点心。

然而大量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难免会有低劣品牌混杂其中,而这些奸商的骗局也让众多家长凉了心。

“打着边玩边学名号的产品都是骗局”的观点也逐渐在家中形成,笔者也曾经是其中的以为受害者,花了近一万块钱包的早教班,完全是打水漂。

理解各位心情的同时,也想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开导大家——如果保持着这种一棒子打死的心态,孩子的教育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擦亮自己的双眼。

机缘巧合下,我发现了「小象脑力」这款APP,并且经过了考察和试验确定了这款产品属实值得推荐,才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各位一些帮助,大家也可以一起来交流讨论。

小象脑力真正做到了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研发理论全部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认知科学家与教育学家,针对儿童的观察、反应、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多项能力进行充满趣味性锻炼。

比如锻炼思维能力的“积少成多”,积少成多主要是数字计算任务,通过点击数字,使其总和为目标数字。

3-10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成熟,并且以具体形象为载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萌芽。

在这一项目中儿童根据目标数字对于数字的计算进行训练,可以促进儿童逻辑思维和数值计算能力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引导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帮助儿童计算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的发展。

再比如锻炼思维能力的“旋转空间”,旋转空间主要要求根据示例图中物体的摆放,选择其在目标图中的正确位置。

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物都不是按照自己习惯的顺序进行摆放的。这时就需要运用到“心理旋转"。即凭借心理对于物体形状的旋转运动,将该物体的形状在大脑中摆放到自己习惯的知觉形状,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引导儿童对于一些非常规摆放的图形进行心理旋转,训练其对于空间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

总之这是一款孩子用了就一定会学到东西的APP,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到各位正在选择品牌的家长朋友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