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靶向,巧辩“脑科学+教育”产品真伪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5-31 10:25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5-31 10: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脑科学+教育”作为一个近几年教育的主旋律一直被反复的提及,国家在政策上更是给予了强烈的肯定,脑科学重构了教育产品的探索与落地,针对此而成立的教育品牌与产品在近年来数不胜数。

然而,“大数量、低质量”成了这些迅速拔地而起品牌的通病——教育模式换汤不换药,内在思想依旧停留在传统教育;所谓的为培养孩子个性化发展而设立的课程,实则毫无用处;更不用说让他们创始人谈谈“脑科学+教育”的内涵了,怕也只会一堆网上的空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提出“全面更新教育观念”,结合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相世界”的指导思想,大象智酷对这个时代需要的教育提出了恰当的定义: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扎实基础的教育。

由此,「未来之光APP」应运而生。

不同于市面上其他低劣产品,未来之光的研发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研团队核心成员是由海内外著名高校的认知神经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经验丰富的游戏设计师构成。背后更是有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国际名校为其背书。

作为一款脑力训练软件,未来之光从全方位设计了训练内容,包括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力、反应力、专注力、计算力等,科学提高人脑可控的各种能力。

每款训练游戏的开发都兼顾了科学性和趣味性,不管是专注记忆力训练的“拆弹专家”,还是攻克想象力难关的“点石成金”,都需要综合利用表象、推理、空间记忆、想象等各种能力来达到任务目标,更加具有综合性。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忘记或记不清重要的物体信息或空间信息,通过未来之光APP的任务训练,可以不断强化人们的记忆效率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同样的,记号码、心算、语言理解等活动都会涉及到工作记忆。记忆力不仅是认知活动的核心,也是学习、推理、问题解决及思维活动的重要成分。

我们不得不承认脑科学给教育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不管是一众品牌的层出不穷,还是脑科学重构了教育产品的探索与落地,“脑科学+教育”成为未来教育的风向标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家长急迫地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心情无可厚非,但是盲目冲动的选择只会适得其反。大家找准靶向,学会辨别“脑科学+教育”产品真伪与优劣。

脑科学赋能教育的产品背后,是未来之光APP背后所有研发团队共同的教育理念和初心,他们期待一同努力让借助科技助力儿童核心能力发展的梦想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