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时空与航天方舟战略合作签约暨授权证书颁发仪式在京举行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5-31 14:3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5-31 14: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关于践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大力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加强青少年航天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入推进航天科技文化技术在社会生活、人民健康、科普教育、素质教育和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关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未来时空(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就航天文创产品开发、航天康养项目建设、航天科普教育及商业化航天器应用等方面达成了全面合作,于5月28日上午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颁发授权证书。

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未来时空(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海一、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愻,未来时空(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欣泉、杨宇环等出席本次仪式。

  (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

  (未来时空(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海一)

  (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愻)

  (未来时空(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欣泉)

  (未来时空(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宇环)

座谈会上,原中国探月工程软件专家组成员、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卫星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商业微纳卫星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对商业航天企业发展战略、方舟系列商业化航天器的社会化意义及商业化应用模式进行了阐述:

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是在全球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航天强国、军民融合战略而成立的航天高科技企业。公司依托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商业微纳卫星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化运营优势,凝聚了大批航天科技专业核心技术人员,掌握了商业化小型天地往返飞行器的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航天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用户及优秀的战略合作机构的充分认可和支持。

作为中国第一个开展商业化天地往返飞行器研发与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技术攻关,为广大客户提供定制化航天产品服务,技术和服务具备实施周期短、服务机制灵活、性价比高等优势,符合太空育种、新技术试验和公众太空体验等产业化、社会化需求,依托小型天地往返飞行器技术及产能的“太空巴士”商业航天服务模式,激发了太空育种、空间生物医药实验、太空新材料实验、太空文化传播产业、航天教育产业、太空民生产业、外空资源开发产业的蓬勃需求。

同时张刚董事长也对此次与未来时代(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合作充满期待,他表示:未来时代(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年轻的优秀的文化产业企业,在过去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文创产业领域打造了许多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创产品,在青少年素质教育及科普工作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很值得赞许和表扬,同时更加值得称道的是能够不断提升自我要求,愿意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和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希望你们不负信任、再接再厉,我们共同携手创造更加瞩目的成就。

未来时空(深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海一在座谈会上表示,未来时空作为一家拥有强大自有IP资源及文创产品开发能力和深耕青少年素质教育事业的文化产业企业,虽然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普遍青睐和信任,但仍然在孜孜不倦地不断寻求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努力追求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此次与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能够达成战略合作,衷心感谢相关领导们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北京航天方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张刚董事长和孙愻总经理的信任与配合,我们将积极挖掘航天高新科技与文化教育产业结合的潜能,打造中国航天的新一代文化IP。

中国航天元素不仅让我们的品牌IP插上了航天的翅膀冲向太空,商业化航天器技术也让我们大幅度提升了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与档次厚度,航天民生、航天康养、太空文化传播、太空教育等多维度的合作也给我们的未来发展强势赋能,使我们今后的发展和壮大充满想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中国航天各位领导的信任,努力做好产品与服务,把航天精神植入公司价值观、把航天技术用之于民、把航天梦传播给每一个青少年。

座谈会后双方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暨授权证书颁发仪式,并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