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未成年人互联网兴趣洞察报告:网络对未成年人影响深远

腾讯日前发布的《2021未成年人互联网兴趣洞察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现阶段未成年人开拓视野、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从初中开始,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社交的诉求快速提升,拥有强烈的情感互动诉求,其中初中生追星诉求高于其他阶段。

2021未成年人互联网兴趣洞察报告:网络对未成年人影响深远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2021-06-01 08:30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2021-06-01 08: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腾讯日前发布的《2021未成年人互联网兴趣洞察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现阶段未成年人开拓视野、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

首次触网低龄化

《报告》显示,88%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时间为上小学阶段及小学前,且首次触网时间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6至9岁未成年人中,小学前触网的占42.3%;而在13至16岁未成年人中,小学前触网的比例仅为10.5%。

学习仍是现阶段未成年人的生活重心,线上线下全面开花:一方面,国内在线教育增长与普及速度加快;另一方面,00后校外在线辅导成必备,调查显示,88.7%的00后上过辅导班,47.2%的上过兴趣班。上学日写作业和上辅导班的平均时长是4.6小时,周末则为5.3小时。

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相对单一,其中看影视剧、听音乐占比最高。只有三成左右的未成年人对艺术类、阅读和体育感兴趣。接触互联网的时间日益提前,从初中开始,孩子们会更深入地接触网络。从影视娱乐兴趣方面看,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艺术、体育和阅读的偏好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增大,体育运动减少,宅文化盛行,上网、游戏成为男生的主要业余爱好,而13-16岁的女生则喜欢宅在家里,追星、阅读、养宠物、逛街、旅游更受女生喜爱。

对在线教育持肯定态度

从积极的角度看,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开拓视野、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报告》显示,半数未成年人每天上网至少1次,2020年上半年,在线教育投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275%。

对于在线教育,多数未成年人持肯定态度。调查显示,四成以上的未成年人认为互联网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充实生活。多数未成年人认为在线教育可以拓展知识面,对学习有帮助,方便培养兴趣、升学考试等。但另一方面,小学生由于网络经验少、自控能力弱,容易网络沉迷(37%),尤其是男生。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的规范和引导。

刷短视频占比最高

《报告》显示,在关于未成年人上网活动的众多选项中,看短视频居第一位,占比42%,休闲娱乐、打发时间是刷短视频的主要目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未成年人将短视频作为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如身边事、热点事件等。从内容偏好上看,幽默搞笑、游戏动漫是未成年人最喜欢的短视频类型。

数据显示,35%的未成年人喜欢玩网络游戏,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打发时间,享受比赛竞技感、释放压力、方便与同学交流。其中,女生和低龄阶段的男生玩游戏相对目的性不强,男生在初中以后对于游戏的竞技、成就感和社交诉求更高。

从初中开始,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社交的诉求快速提升,拥有强烈的情感互动诉求,其中初中生追星诉求高于其他阶段。与此同时,超过六成社交用户加入过兴趣社交圈子。未成年人的兴趣圈子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其中,饭圈、书友圈用户群体最大,游戏电竞圈、硬核科技圈、国风、体育、二次元、模玩手办也均有一定的受众。

除了浏览和观看,内容创作是未成年人自我表达、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方式。27%的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制作或发表过原创内容,如短视频、图文、表情包。

职业理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青少年阶段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形成期。《报告》显示,当代未成年人对现实及未来的思考主要包括成长、科技、互联网、未来等4个方面。其中成长的烦恼问题最多,占比超过四成,主要涵盖学习相关、生活习惯、沟通社交、情感等方面。作为“网生一代”,当代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产品、技术、服务相关领域也有较多问题。

关于职业理想,超过七成6至16岁未成年人对于未来职业有美好的憧憬,总体来看,老师、医生、警察位列理想职业前三。未成年人的理想职业也随年龄增长呈现由理想到现实的变化。其中,小学生对科学家有更多向往,初中对于歌手/演员、艺术家偏好提升,高中阶段则对于成为白领有更多渴望。

(责任编辑:柯晓霁)

(武晓莉)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