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百度Apollo商业化路径,会成为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的范本?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21-06-03 10:54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21-06-03 10: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以来,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包括2021年初国内众多科技互联网公司入局智能汽车制造,以及新造车势力成熟量产车型的不断推出,整个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在向市场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但与此同时,智能驾驶产业一直没有摆脱规模性亏损,以及商业化落地困难的问题。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核心矛盾,已经开始从技术与行业应用不成熟,转向商业化路径破局问题。5月18日,百度2021年一季度财报中有关Apollo三大商业模式的解读,给市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百度一季度财报信中,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首次明确了百度Apollo三大商业模式。

一是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帮助车企快速搭建自动驾驶能力。百度预测,2021年下半年Apollo智能驾驶将迎来量产高峰,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车上市,未来3-5年内预计前装量产搭载量达到100万台。

二是百度造车,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把最先进的技术第一时间推向市场。在具体行动上,2021年初,百度与吉利合作成立了智能电动汽车公司集度汽车,并计划5年内投资500亿元,第一款车将于2022年北京车展亮相。

三是共享无人车,目前百度Apollo在沧州获得中国首批自动驾驶收费示范运营资质,这是共享无人车服务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百度方面称,百度Apollo共享无人车已经在中国的5个城市开展服务,未来三年内,Apollo计划将在30个城市部署3000辆无人车,为300万人提供服务。

李彦宏表示,“这些商业化进展,将共同强化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和Apollo开放平台,使得Apollo平台越来越强大,生态越来越繁荣。”

事实也正如李彦宏所言,基于Apollo商业化路径日渐清晰,百度智能驾驶新增长曲线正在逐渐显现。

百度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百度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70%,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提速增长,AI创新业务成为拉动百度核心营收增长的重要支点。其中,百度IDG业务收入增长迅速,Apollo自动驾驶业务相比去年增长了5倍之多。

尽管百度Apollo营收呈倍数增长,但目前Apollo仍处在增长起步期,未来商业潜力远高于目前营收。世界级投资咨询平台灼识咨询判断,未来百度自动驾驶约有610亿美元潜在市场,电动汽车约有1820亿美元潜在市场,共享汽车Robotaxi潜在市场更是达到2240亿美元。相较于目前百度千亿美元上下的市值,仅智能驾驶业务,就能为未来百度带来远超目前身价数倍的市场价值。

国际投行也对百度智能驾驶业务抱有很高的期待。2020年末,中金将百度目标价上调至394美元,并给予Apollo 539亿美元的单独估值。中金认为,百度Apollo有望接棒下一级业绩增长动力引擎。“Apollo基于领先的自动驾驶积累和布局,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受益于国内的智能驾驶浪潮,并迎来商业化加速。”

三大商业化路径的清晰,无疑勾勒出Apollo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为百度市值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技术挂帅,产业化驱动,多商业化路径相互赋能,百度Apollo正在为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范本。

(陈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