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天气如何 6月强对流天气是否频发 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7-9日,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江南西部和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或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王志华表示,预计6月份,华南中东部、西南地区西部和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高考期间天气如何 6月强对流天气是否频发 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

来源: 科技日报
2021-06-03 19: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再过三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高考期间天气如何?6月进入汛期,气候趋势怎样,防汛减灾工作该如何做? 3日,中国气象局举行6月新闻发布会,就以上公众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

  高考期间北方高温 南方多降雨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介绍,预计高考期间,华北南部、黄淮等地有高温天气;华北北部、东北等地有阵性降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及华南等地自西向东有较明显降雨。具体如下:

7-9日,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等地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可达37~40℃。华北北部、东北等地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分散性降雨。

7-9日,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江南西部和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或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

建议家长、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警,针对可能出现的高影响天气,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6月 仍是强对流天气高发期

今年,我国多地出现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尤其是进入4月下旬后,我国中东部地区强对流活动频次、强度呈现显著增多增强的特征,近一个月内出现达8次。与此同时,南方发生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那么,6月天气将会如何发展呢?

“6月,我国仍然是强对流天气高发期,强对流影响范围将进一步增大,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青藏高原、华北和东北等地区雷暴日数将明显增多,需重点防范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灾害。”王志华强调。

王志华表示,预计6月份,华南中东部、西南地区西部和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云南西部、福建南部等地旱情将进一步缓解。全国其他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华北南部、黄淮西部、江汉、西北地区东南部偏少2~5成。

预计6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除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华北大部、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偏高1~2℃。

此外,预计6月份,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2~3个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热带级)生成,接近常年同期(1.7个)到偏多;其中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国。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6月1日南海夏季风已全面爆发,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意味着我国将全面进入主汛期。一般情况下,季风爆发后的两周内,季风气流将携带更为充沛的西南暖湿水汽从热带印度洋和南海输送到东亚大陆,长江以南地区对流性强降雨过程将显著增多,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山洪、城市内涝等灾害。

今年龙卷风天气为何格外多

“最近龙卷风相对较多,这与强对流天气整体偏多偏强的大背景相一致。”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解释,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气流强盛,其到达的位置更北。今年华南前汛期一开始降水很少,但是长江中下游降水很多,水汽大量输送到长江中下游;二是北方高层冷空气偏强,并且不断南下,高层空气干冷,低层空气暖湿,能量不稳定,致使强对流天气频发,龙卷风偏多。

薛建军介绍,从相关文献的历史统计结果来看,我国每年发生龙卷风74次,其中2004-2011年造成一定灾害的龙卷风平均每年64.6次。而针对致灾性较强的强龙卷,1961-2010年50年间共记录到165次,强龙卷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淮地区、两湖平原、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东南部等平原地区,具有在某地频发的特征。

“目前广东、江苏等地已在尝试推进龙卷风监测预警数据业务。但什么时间发生,在什么区域发生,预报的难度非常大。”薛建军说,下一步,气象部门将基于监测手段的完善和丰富,如风云系列卫星等,不断提升监控能力。

薛建军提醒,为更好应对龙卷风灾害,做到自我防护,建议公众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预警,龙卷风即将来临时,选择最安全的房间,确保龙卷风到来时人们能快速躲避,可选择地下室或无窗户的封闭空间躲避;若正在户外驾驶车辆,应立即去坚固的建筑物中躲避;若不能快速到达避难场所应立即系上安全带,保证头高度比窗户低,用双手或毯子把头部盖住;有条件的话应安全跑到附近的低洼处,趴在低处的平地上并用双手遮盖头;特别提醒高空作业人群、在江河湖面工作的人群、易受垮塌影响人群要做好防范,提前关注强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停止作业和快速撤离,转至安全区域。

(付丽丽)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