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智通:数字化转型是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密钥

来源:中国网    2021-06-07 13:28
来源: 中国网
2021-06-07 13: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网讯 2021年6月3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山东烟台隆重召开。来自政府、协会、科研院所、化工园区、企业等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3日,论坛举办了媒体发布会,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央广网、人民网、山东电视台、21世纪、经济观察报、中国工业报、中国化工报等50余家媒体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化工园区“十四五”发展指南及2035中长期发展展望》。

清云智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舟就“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作发言。清云智通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来自清华、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等大学的顶尖研发团队, 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来自艾默生、霍尼韦尔、通用公司、壳牌等国际工业巨头的产业团队。致力于以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化工行业安全化、智能化、无人化转型升级。清云智通的数字化工厂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国内多家石油和化工企业推广应用,是中石油、中石化、国家能源、扬农集团、恒力石化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客户覆盖炼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电力水泥、生物医药等不同领域。

方舟认为,随着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在两化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逐步开启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石油和化工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密钥。化学工业作为流程工业的典型代表,数字化转型面临机理难题、工艺难题、数据难题和经验难题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也面临若干国产化工业软件缺失、国产化关键工艺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行业,化学工业规模大、企业多、数字化市场容量大,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多,对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要求高,是最适合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入发掘的行业。根据清云智通对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化工行业的数字化水平还有60%以上的提升空间,未来生产力、经济效益和工作效能至少有15%-30%以上的提升空间。

作为化工工业智能制造的赋能者与引领者,清云智通团队多数专家拥有40年以上的化工行业实践经验,公司将无人化技术作为使命引领,将积累多年的行业知识、专家经验与机器学习、工业大数据紧密融合,在工艺机理和数据融和建模,化工本质安全与监测预警、工业控制优化纵向集成,知识图谱与自动化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国产自主可控、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工业软件和应用产品。公司为客户提供无人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全套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智能工厂核心系统、智能工业安全、智能优化控制、智能设备管理等系列产品。

针对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公司帮助客户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安全体系和关键要素建立做起,将安全生产管理落地为全套数字化、智能化移动端产品,为客户提供持续多年的安全管理咨询、安全文化建立和人员能力提升服务,为客户提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全系列全场景数字化应用产品。其中,基于大数据的工艺超早期预警、智能化报警管理、异常工况管理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引领世界前沿。针对炼油和化工企业客户在机器替人减人和降本增效方面的需求,公司提供从控制回路自整定、智能控制、实时优化到全厂调度优化的一体化纵向优化集成产品,该产品实现了源码级国产替代,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为企业每年提升近千万元到数亿元经济效益,实现工艺平稳,节能降耗,并大量减少操作人员。

面向未来化工,清云智通将持续研发系列无人化控制技术、无人化装备技术、无人化本质安全技术、无人化检维修技术、无人化作业技术和无人化实验技术,助力化工行业革命性颠覆性创新,推动化工产业本质安全发展,帮助化工企业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