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点军携手升哲科技 “智慧河道”保护三峡生态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21-06-08 09:57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21-06-08 09: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水系众多,流域经济近年来虽取得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渔业滥捕滥捞、工业“三废”排放、洪涝旱灾等因素不同程度地造成流域内水体质量下降、物种资源透支、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受损等后果。流域治理与生态守护俨然成为事关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长江流域为例,升哲科技的全域数字化服务,以数字化精细治理为引,为三峡区域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升哲科技落地于宜昌市点军区的新基建系列项目已经为智慧河道治理提供了有益实践经验。点军区毗邻长江,与三峡大坝的直线距离仅47公里,防洪抗涝、生态管理都是关系到基层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升哲全域化数字服务方案,当地的环境保护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例如,在长江禁渔禁捕期间,升哲通过采集大量物联感知与可视化数据,构建了非法捕捞行为的人工智能模型,同步结合定制化的智能算法,能够第一时间协助管理者锁定非法捕捞群体,从而有效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面对河道智慧治理的共性需求,升哲依托自主研发具备全球性竞争优势的国产物联网通信技术,能够快速搭建起全域数字化服务网络,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部署与流域治理相关的各类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感知终端,实时获取视频、气象、水文等关键性信息,对河道实现水量、水质、岸线、污染源监管,形成“一河一档案”;同时,整套服务还结合统一的数据平台、GIS地图等进行数据的智能分析,实现对河道的污染源监测、河道环境监测、河道巡查巡检等,为各地流域精细化治理构建“数字基石”,为重点流域沿岸生态文明建立准确、及时和具有可比性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以河道治理为抓手的生态治理,最直接受益同样也感受最深的,当属流域两岸生活的人民群众。通过对流域的精细管理,实现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流域防洪排涝能力的提高,将其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长廊。既有益于提高两岸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同时也将带来“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直接促进流域两岸经济水平的提升。

同时,智慧河道治理也为“河长制”带来了新机遇。“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加强河湖长制,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注入,令“智慧河长”落地有方。对于河长而言,升哲科技所构建的城市级全域感知物联网配合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将令传统河道监管升级为“河道监管一张图”的智能化、可视化管理,大大降低河道监管工作的人力成本,并提高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水平。

除了当前已落地的应用,升哲方案也将结合地方实际需求,为具体场景应用保留更多延展可能性,便于未来更多领域业务数据的接入、处理。例如,基于不同区域环境的实际情况,升哲可提供山体滑坡、沉降等地质灾害实时预警、智慧水务、气象监测等多类型智能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政府文件多次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升哲科技将持续协助地方政府及组织,在流域内生态系统维护、水环境治理、综合管理等方面探索新路,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水和谐”,让群众拥有更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张铭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