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年间,他参与建设10余项工程。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履创奇迹:建设中国首条AM-OLED生产线厂房,打造中国最大的AM-OLED生产线厂房,履约中国首个自主产权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厂房。他用自己的青春、执着与汗水,和同事们一起,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画卷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张笑冬。
初次相遇坚定人生选择
2005年,张笑冬走出校门、迈入公司,对于当时整个行业状态几乎是一无所知。他说,当时的心态就是作为一个学生,多做少说、慢慢积累学习。
图:中建一局高科技电子厂房第二事业部总经理张笑冬
“记得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朋友和同学。由于冷寂,我的心里产生巨大落差,甚至有过放弃的想法。后来无意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的话:‘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了繁华’,它一下子点醒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切皆有可能。”张笑冬说。
在参与建设北京来福士项目时,作为技术员的张笑冬经常遇到难题。一次工程部向他询问一个图纸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几张图纸联合作为参考。正巧,前一天他刚好研究过相关问题,所以讲解地很顺利。虽然他与对方年龄差别较大,但张笑冬依然能感觉到对方对他专业知识的敬佩。通过这件事,他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积累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赢得尊重,才能树立自己的地位。
在进入厂房领域之前,张笑冬参建的项目类型主要是超高层、大型综合体。2010年,他参与合肥鑫晟电子器件厂房建设,第一次接触高科技电子厂房。工作中,他发现此类型项目体量大、工期短、专业性技术要求高,对项目团队的资源整合力和把控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要清楚了解业主的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项目的总承包管理。
奋勇拼搏尽显先锋色彩
“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变,唯一确定的就是还不确定。”这句张笑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团队成员,激励大家在行业变革中永远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攻克所面临的难题。
2015年12月,张笑冬团队正式成立,这支团队即将要建设的正是中国首条AM-OLED生产线厂房——成都京东方。新工艺新技术,这对团队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家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与此同时,由于天气和工艺原因,导致桩基工程延迟移交40天。面对着桩基移交滞后、交叉作业且进度严重滞后、阴雨天气等诸多困难,张笑冬团队对施工组织做了精心的策划和部署。当时项目上上下下150余人抱着同一种态度:只要选择了就有不会回头,百米赛道岂容半点迟疑。
张笑冬带领团队冷静分析面临的困难,提前履行总包管理职责,每天组织业主、设计与桩基包单位见面会,督促场地移交以及提前施工塔吊基础。与此同时,项目有续开展各项工作,60天使用了15万方混凝土、4万吨钢筋、2万吨脚手架、20万方模板,7000多名建设者、16台塔吊、30多台吊车、200多辆施工车辆每天穿梭在施工现场… …
张笑冬团队发扬工匠精神,用智慧与汗水,创造了诸多业界第一。作为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第6代AM—OLED全柔性生产线,成都京东方实现9天浇筑完成1560立方米的混凝土第一块筏板、3天内完成8块同等方量的筏板浇筑、30天一条正式道路、15天14台大型塔吊全部组装并验收完成、30天282根劲型钢柱从制作到安装完成。2016年4月29日项目建设荣登CCTV-10《讲述》五一特别节目建设者(三)·超级厂房,这是对张笑冬团队最大的肯定。
全力以赴创造建设记录
2017年8月,中建一局再度携手京东方,在四川绵阳承建一座中国最大的AM—0LED生产线厂房。作为四川省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绵阳京东方建筑面积达到81.73万平方米。在140天内,项目建设用掉2.3万吨钢结构、30万吨钢筋、75万立方米混凝土,打破了成都京东方的建设记录,创造了目前为止工业厂房建设的最快速度。
图:绵阳京东方第6代生产线
此外,他们还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泉州,建设了国内首家具有自主技术及世界级制造工艺的存储器研发制造生产线——福建晋华集成电路存储器生产线建设项目,这里将生产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批12寸晶圆。
随后,又在四川成都成功中标国内自主研发最先进的12吋三维闪存产品生产线——成都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我国在三维闪存市场的空白,对中国自主研发高端集成电路的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1年至2018年,张笑冬先后参与合肥鑫晟、合肥京东方、成都京东方第6代生产线、福建省晋华、成都京东方AMOLED、绵阳京东方等众多厂房项目。张笑冬团队逐渐成为公司高科技电子厂房建设的主力军之一。
务实创新探索发展未来
务实、拼搏、创新是团队成员始终坚守的信念。张笑冬带领团队快速适应国际项目整理的新型模式与标准,探索更为先进的高科技电子厂房建设技术。
在项目团队文化体系建设上,张笑冬带领团队在做好施工生产同时打造出了“三家”、“两校”、“一屋”,三家即党员之家、青年之家、职工之家;两校即员工培训学校、民工夜校;一屋即成长书屋。此外,项目与业主、地区总工会、街道办等单位组织联建活动,不仅助力项目施工生产的优质履约,也丰富了项目员工的业余生活,加深了社会各界对公司企业形象与文化的认识。就是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团队,在过去的4年里,建筑了215万平方米的高科技电子厂房,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钢结构金奖3项、市级优秀组织奖1项、专利1项、工法论文6篇。
图:成都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一期)
2019年,张笑冬兼任厦门城市公司总经理。由于整体进入福建市场较晚,在信用体系建设和在当地知名度方面,公司都处于劣势。在“十四五”期间,为拓展以厦门为代表的福建市场,张笑冬认为,第一应借助公司平台,挖掘客户资源,以客户线的模式取得突破;第二可以寻求投资带动的模式,获得当地政府支持、站住脚跟,推动经营建设信用体系在公投市场有所突破。
2020年,张笑冬担任高级项目总监。从项目经理到项目总监,身份发生了改变。“项目经理主要考虑单个项目的文化体系建设;而项目总监除多个项目文化体系建设外,还需要更多地承担市场营销的压力。作为项目总监,我觉得自己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的梯队人才,实行集约的平台管理。”张笑冬说。
作为公司高科技电子厂房第二事业部总经理,张笑冬参与厂房项目建设已经有10年时间。在谈到未来厂房工程的发展前景时,张笑冬认为,之前从事的厂房建设其产品主要是以TFT-LCD,AMOLED为主,特点是体量很大,每个项目至少在60万平方米以上。随着市场需求的饱和,可能很难出现类似规模的项目。但随着国家战略倾向和市场导向,芯片及其上下游产业,MICRO-LCD、IDC数据处理机房会是未来的市场趋势。
未来,张笑冬将带领团队继续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坚持高品质服务,恪守“专业 可信赖”的企业品格,在高科技电子厂房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