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超级厂房 建证崛起之路

来源:中国山东网    2021-06-11 15:28
来源: 中国山东网
2021-06-11 15: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06-11 11:23:58|来源:中国山东网|编辑:邓晨曦   合肥京东方TFT-LCD六代线工程、昆山龙飞光电有限公司厂房一期、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器件厂房建设工程项目、重庆京东方第8.5代半导体显示器件工程、合肥京东方第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南京台积电12吋晶圆厂与设计服务中心一期、重庆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巢湖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无锡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上海格科半导体项目……

这是孙江龙的工作履历,十多年间,孙江龙已然成为中国高科技电子厂房崛起道路上的建证者。

  图: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华东分公司总经理孙江龙

选择

2008年,即将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生毕业的孙江龙和所有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样,开始寻找工作。他的同学中,一部分人选择了地产公司、设计院、科研院所,一部分人选择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

孙江龙没有选择公认的“香饽饽”,而是选择了建筑施工行业,选择了一局发展的平台。他是科班出身,回归本业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告诉我们,自己出身农村,刚开始对建筑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刻,从小的感觉就是“如果能盖起一座楼来,会有很深的成就感”。

有时候,选择建筑施工行业就是选择一种漂泊的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安逸,最好就不要来!”这是孙江龙对每一个新员工都会讲的一句话。在他看来,每一个行业所需要的特质都是不一样的,建筑施工行业社会化集中度高,需要上下对接、左右兼顾,如果价值判断与人生观不能与之相符,必然走不远,还不如及时退出。

学习

2009年7月,孙江龙在合肥京东方TFT-LCD六代线项目开启职业生涯。

第一次工作,并不像孙江龙少年梦想中那样,去建设一座很有成就感的大楼,而是建设大厂房。当时,国家面临“缺芯少屏”的现状,高科技电子厂房刚刚起步。建设团队借着国家振兴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趋势,开始在高科技电子厂房领域大展拳脚。孙江龙也许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十年。

  图:孙江龙(中)和同事们在施工现场查看建设情况

那个时候,国内高科技电子厂房建设施工技术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刚刚走上工地的孙江龙,很快发现自己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项目施工需要用到的技术并不完全一样。“理论知识讲盖一座楼的科学合理性,施工却是要知道如何去盖一座楼。”孙江龙说,“我当时去了技术部,以为技术部就是设计,但实际不是这样。”孙江龙并不讳言自己刚进入项目时不认识“后浇带”而被同事调侃的事情。伴随着这些小插曲,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很快他就实现了科学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深度融合,在工作中释放出更大的创造力。

为了打破中国“缺芯少屏”的状态,2009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今后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合肥京东方TFT-LCD六代线工程就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诞生的。

作为当时公司承建的施工面积最大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项目团队与业主单位都没有大厂房建设经验,怎么办?团队专门邀请了专业顾问,补习电子厂房建设相关知识。依靠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项目团队很快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提高了建设能力。依靠不断学习,后来建设昆山龙飞光电有限公司厂房、合肥鑫晟电子器件厂房等项目时,厂房团队在施工技术与建设能力上变得游刃有余,开启了全面的新突破。

2016年,孙江龙担任南京台积电12吋晶圆厂与设计服务中心项目经理。从建设者到领导者,孙江龙逐步学习如何打造一支具有超强战斗力、能够攻坚克难的团队。台积电项目团队刚刚组建,一半成员缺少大厂房建设经验,是厂房建设团队中的“新人”。为了保证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干大事,孙江龙认识到,“要想打胜仗,必须要有统一的思想。如果大家都摇摆不定、各自为战,那么这一战就很难取得胜利。”

项目上有多少工人,每个地方需要打多少混凝土,每个地方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事无巨细,他都精准掌握。经过磨合,项目团队很快就统一了思想、行为习惯与做事方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坚守

当然,在履约过程中,孙江龙与他的团队难免也会遇到困难。

2016年7月,台积电项目团队入场。此时的南京正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雨季,极端天气状况为项目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由于项目基坑全部属于10米深基坑,暴雨天气导致无法作业。在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孙江龙决定调挖掘机进场翻土作业,一点一点翻出工作面。由于南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作业过程中基坑涌水,极大地影响了施工。孙江龙带领他的团队,采用打井点、深抽、灌混凝土的办法,压住地下水再浇筑底板的方式,完成了基坑作业。但原计划用两个月完成的任务却足足用了五个月,拖慢了整个施工节奏,孙江龙不得不对原计划进行大调整。

  图:南京台积电12吋晶圆厂项目航拍图

由于厂房需要的工人人数较多,劳务组织难度较大,春节期间劳务市场紧张。如果春节休假,节后再重新组织工人就十分困难。孙江龙带领项目团队在春节期间坚守工作岗位,完成钢结构施工,为项目的工程建设奠定基础。腊月二十九,孙江龙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满是父母的思念与期待。但为了鼓舞士气,孙江龙选择和员工们一起在项目度过2016年的春节。就这样,孙江龙带领着团队奋战,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幕墙施工亮点频现,最终以总工期提前18天的完美答卷顺利完成履约。

在南京台积电项目之后,孙江龙又带领团队完成了杭州中芯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大硅片项目。在这期间,他遇到过很多其他的发展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在目标感很强的团队氛围中,完成一件极富挑战性的事情所产生的强烈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

转型

2018年,兼任公司高科技电子厂房第三事业部总经理的孙江龙,开始逐渐退出项目的具体事务,放手让项目成员们去拼搏奋斗,他自己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厂房团队的管理上。他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对接市场、维护客户、项目结算、团队建设等。从当初学习打造一支团结协作、战斗力超强的团队,到如今成熟的管理模式,孙江龙说,“我希望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能够换位思考,自下而上涌现人才;如果自上而下补位式管理,只会造成团队运行效率低下、成绩越来越低的局面。”这是他心中理想的团队状态。要实现这种状态,一方面需要“统一思路,让大家认同这样的模式”;另一方面“要让员工保持进取心” 但“不是纯功利性的进取心”。

十余年里,孙江龙负责的高科技电子厂房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5项、钢结构金奖3项以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一等奖等重要荣誉。他所负责的台湾对陆最大单笔投资、中国大陆首座能够在地量产16纳米制程的重要基地——南京台积电12吋晶圆厂与服务中心一期项目首次大规模使用灌浆墙技术,填补了中国大陆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最终,该项目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南京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南京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班组”荣誉;孙江龙本人也获得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以及“全国建筑施工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等荣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作为华东分公司总经理的孙江龙认为,首先坚定不移推进平台建设。以华东分公司为载体,辐射江浙沪皖赣整个华东区域,依托成熟的产品线、成熟的优质履约团队、优秀的独立经理人以及其他形式予以支撑,打造华东区域大平台。其次,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线。“十四五”规划期间,在持续保持传统房建业务优势外,计划在“十四五”规划期末实现区域内传统房建、基础设施与投资建造“三架马车”并行。对外引进公司成熟团队(产品线团队、客户团队等),对内培养有潜力的专业团队,形成市场-履约-市场联动。拓展业务模式,扩大业务范围,更深扎根华东。最后,坚决打好营销阵地战。华东区域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沃土之一,市场足够庞大,但更应有选择、有重点地去厚植深耕。“十四五”规划期间,华东分公司将聚焦无锡、南通、苏州、南京、杭州、嘉兴、合肥、上海8个目标市场,做深做透属地化,力争实现“百亿千人”级区域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华东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