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两天,213700毫升热血支援广州!

来源:中国网    2021-06-16 14:41
来源: 中国网
2021-06-16 14: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2日至14日,湛江科技学院联合湛江市中心血站,开展“热血抗疫,支援广州”献血活动,开启了一场爱与希望的传递。无偿献血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学校校长彭寿清、湛江市中心血站站长李殿明、副站长李希锋、校团委书记尤俊杰热切关注活动的开展,走访献血现场慰问学生及工作人员。

  彭寿清校长(中)在献血活动现场

  随着湛江市中心血站的三辆献血车驶入校园内,我校献血志愿者们早已排起了长队。信息登记、测量血压、血液类型检验、静脉采血、观察休息、领献血证,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高效志愿服务下,整个献血过程井然有序。

  志愿者引导献血的同学进行信息登记

  两天,累计献血量高达213700毫升,远超湛江团体日平均献血量。献血的老师表示,能够用自己的热血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

  献血的同学表示,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尽个人的微薄之力,既是我爱我国,也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医务人员为献血者进行常规检测

  献血现场

  “为我们的老师们、青年学子们点赞!”彭寿清校长在走访献血活动现场时说道。他表示,在广州市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刻,湛江科技学院的老师、同学们义无反顾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国家有需要,青年有担当”最深刻的写照。

  彭寿清校长现场慰问工作人员及献血的师生

  湛江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李希锋说到,同学们对献血非常热情,学校对活动的组织非常上心,一切都开展得很顺利。我们都清楚本轮疫情对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的影响之大,根据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的条例,市民居家较多,街头无偿献血人数骤减,导致血库告急。广州作为医疗水平的“高地”,疑难杂症病例较多,对血量的需求极大。湛江科技学院在这样的时刻组织广大师生献血,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社会担当,师生们的表现也令人感动!感谢参与到献血活动中来的师生,我们一起为广东加油!

  湛江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李希锋

  湛江科技学院团委书记尤俊杰说道,活动前,校团委给全体师生写了一封无偿献血倡议书,扩大宣传渠道,使师生都深入了解这次活动,让更多师生参与进来。献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正如世界献血者日的口号所说:“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这场战“疫”,广州必赢,广东必胜!我们在湛江科技学院为广州加油!

  湛江科技学院团委书记尤俊杰

  活动工作人员陈琪向我们分享到,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保证了献血活动的有序进行。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各尽其责,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开心与自豪,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参与献血。

  现场工作人员陈琪

  龙雨桦谈到这次活动说道,献血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次活动,但捐出去的血液能够挽救很多人的生命。特别是对这次广州的疫情而言,参加献血更是意义非凡,是为防疫工作出了一分力。疫情并不可怕,因为有我们团结一心!

  参与活动学生龙雨桦

  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湛江科技学院的师生,用热血阐释了志愿精神和社会担当。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一番热血让我们更加血脉相连,传递爱与希望,这场热血战“疫”我们必胜!

(张铭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