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气象专家解读:一路“象”北 气候条件会影响大象选择生存领域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7-05 16:51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7-05 1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云南的正在北上的“大象旅行团”,还在路上~

  象群从西双版纳出发,最北走到了昆明,目前又折返到玉溪附近活动,大象们这一路逛吃逛吃,玩过水、追过羊、还踩坏过云南老乡家的小鱼塘……好在一路人象都平安!

  象群为何突然北上众说纷纭,墨迹天气气象专家从气候的变化,结合亚洲象的生活习性给出一些有趣的解读。

  大象北上路径示意 图自网络

  怕冷又挑食,亚洲象有点“南”

  这次“大象旅行团”的成员都是亚洲象。平均身高超过2米,体重3~5吨的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然而体型庞大的亚洲象却没能在亚洲大陆上开辟出广阔的生存空间,如今亚洲象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到中南半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仅有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还有野生亚洲象生存。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亚洲象,怕冷!

  有资料曾记述了亚洲象在低温环境中的状态:室温0℃左右时,大象出现四肢僵硬、全身战栗、感觉迟钝的症状,耳朵皮肤也出现了大面积冻伤。

  亚洲象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在影响着它们选择生存区域。一头成年象每天大约80%的时间都花在吃上,总共要吃300斤食物!它们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的嫩枝嫩叶,当然,农作物也会被大象惦记,等作物成熟了,就放进时令菜单。大象的饮水量同样大的惊人,每天大约要喝掉60升水,而且在气温高的时候,大象还会在泥潭或水塘中洗澡来降低体温。

  怕冷、爱水、能吃能喝还挑食,这意味着亚洲象的生存区域必须兼顾到气候、水源、植被等种种因素。大象最舒适的生存环境是海拔1300米以下的热带深林,温暖湿润、植被茂密、水源和食物都很充足,巴适得很~

  但放眼整个亚洲,单是从气候条件来看就刷掉了一大批地方,只有南亚和东南亚最适宜象群生存。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而更靠近赤道的印度尼西亚则是热带雨林气候,都是终年温暖、雨水充沛。而我国由于纬度整体较高,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于云南南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再考虑到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亚洲象在我国生存活动的区域也就仅剩山谷河流众多、植被茂盛的滇南一带了。

  古代象群: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我国古代,亚洲象的生存区域完胜现代,它们的脚步最北曾到过黄河流域。古代文字记录中不止一次出现过关于象的描述,甚至能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

  如果不想去费力研读佶屈聱牙的古文记载,在现代社会中也能找到一些亚洲象可能曾在黄河流域打卡过的蛛丝马迹。

  比如,地处黄河流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来自于古代的“豫州”,而豫州这个地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考古学家认为“豫”字在甲骨文当中就表示“一个人牵着一头象”。

  (图片来自网络,非当今地图版图)

  再比如,河南安阳殷墟中也曾出土过与象有关的文物。除了祭祀坑中的象骨之外,妇好墓中还出土过玉象和象牙杯,也意味着黄河流域很可能曾有过大象活动。

  殷墟象遗骸(图来自网络)

  亚洲象在黄河流域活动的时间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差不多对应着我国的夏、商时期。墨迹天气气象专家表示,如果从现在的气候条件来看,这一带夏天虽然炎热多雨,但冬天寒冷干燥,气温降到零下也是常事,并不适合象群生存。但在夏商时期,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潮湿不少。

  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曾推断,当时黄河流域多数时间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高3~5℃,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不仅大象有可能在中原地区活动,貘、犀牛等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动物可能也都曾在这一带出没。

  之后随着朝代更替,亚洲象生存的北界不断南退,从淮河流域退至长江流域,再到岭南地区。到明清时期,广东广西一带的大象也逐渐绝迹。

  (图片来自网络)

  导致大象生存区域变迁的原因众多,气候变化或许是其中之一。墨迹天气气象专家称,夏商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并没能延续太久,到西周就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寒冷期。之后春秋战国到西汉、以及隋唐时期,我国又经历了两段气候较为温暖的时期,但温暖程度都不如夏商。宋朝之后我国再度趋于寒冷,尤其是明清时期,寒冷大幅升级。当时正处在全球小冰期当中,不仅太湖结过冰,雪甚至都下到了海南岛。这样的寒冷天气,对于大象的生存确实很不友好。

  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小觑。历史上随着生产力发展,中原地区大量的土地被开垦为农田,森林植被减少,生态环境逐渐不适宜象群生存;再加上人类一度对象牙制品盲目追捧,越来越多的大象遭到捕杀,它们也只能被迫去寻找新的生存之地。

  现如今,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提高,已经为保护象群生存环境、与象群和谐相处做了很多努力。对于亚洲象来说,虽然在现在的气候和植被条件下,它们已经无法走到古代同类曾到过的北方,但云南这片栖息地也已经足够成为象群们的快乐星球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