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半导体打破韩国垄断 UTG玻璃实现量产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7-09 15:03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7-09 15: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杭实集团董事长沈立、杭实基金总经理刘翌等领导,率考察团莅临赛德半导体公司(以下简称赛德公司),进行现场考察。赛德董事长欧阳春炜、首席执行官尹爀俊等全程陪同,引导杭实集团与杭实基金相关领导参观赛德半导体公司厂区面貌、配套生产设施、产品展示区,并首次公开展示第一批量产的UTG玻璃。

  (赛德公司董事长欧阳春炜、首席执行官尹爀俊与杭实集团董事长沈立合影)

国内率先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 打破韩国垄断地位

随着5G时代的来临,AI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端设备的应用日趋广泛,可折叠超薄柔性玻璃屏技术(以下简称UTG技术)在全球显示产业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在2020年以前,市面上唯一具备量产UTG的供应商,为韩国三星旗下的Dowoo Insys公司,已经具备月产25万片的产能规模,但其产能不足,随着柔性屏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其产品不足以支撑三星自身的面板生产产能。

赛德公司通过5年多的研发,关键工艺不断突破,在研发和生产上减少了许多复杂程序,不仅加工简练有效,产品精度与实用性也更高,良品率达到了80%以上,且每片玻璃成品通过产品检测均能反复折叠近一千万次,远超当前市场UTG玻璃的折叠次数标准30万次的底线。由此,赛德公司一举成为国内首个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的厂商。赛德公司取得的这一重大突破,使得在面板领域的竞争,中国厂商扭转了自LCD至AMOLED面板的劣势,首次与世界一线厂商站在同一起跑线同台竞技。

  (赛德公司首批量产UTG玻璃)

实力雄厚量产破局 推进中国柔性行业发展

赛德公司在UTG技术探索上的成功,与其雄厚的实力和团队成员丰富资深的履历分不开。赛德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深耕半导体湿制成行业多年,公司韩方技术团队在三星、京东方、维信诺等半导体领域核心公司工作经验均超过了20年,还有股权投资经验丰富的私募基金经理以及投行专业人士等团队成员的加盟。

这些丰富全面的资历,极大地保障了赛德公司在行业链上下游的全程把控能力,更能保证产品量产、市场客户开拓到专业化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并持续为柔性显示行业提供专业化的战略性建议,推动中国柔性行业快速发展壮大。

百万级产能生产线落地 重要合作意向持续推进

据了解,此次考察是继今年年初赛德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德公司)与杭实集团进行项目签约仪式之后,第一次向大众展示第一批量产的UTG玻璃。据悉,2020年底,赛德公司已建设完毕两条一期生产线,产能达到100万片每月,7月即可为客户进行验厂工作准备。

  (赛德公司全自动化生产设备)

目前,公司产品已与国内外主流柔性显示厂商、手机终端厂商、全球最大笔电厂商进入最后阶段的产品测试,并与头部新能源车厂达成相关意向合作。预计到2022年,赛德将投资建设满足产能200万片每月的生产线,以满足更庞大的产量需求。

5G时代,智能移动终端利用UTG技术摆脱刚性物理限制,以可折叠或卷曲屏为基础,实现来的手机、平板、笔记本多终端融合的产品形态,产生丰富的衍生应用场景,将成为行业主流。随着赛德公司UTG技术达到每月合计产能满产300万片的量产目标,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不仅传统的屏幕盖板行业将面临重大变革,整个半导体行业也将迈入新的产业升级阶段。未来,赛德公司将持续打造柔性显示屏配套产业,利用赛道和自身优势,将业务做大做强,为杭州本地乃至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添砖加瓦,做出更多贡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