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用户”可随时签订轻便电子合同

来源:光明网    2021-07-28 14:12
来源: 光明网
2021-07-28 14: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28日,腾讯电子签上线“小借条”功能。用户通过“腾讯电子签”微信小程序,即可快速开出具备法律效力的借条。这也是腾讯电子签继“小收据”、“小合同-个人租房合同”功能之后的又一创新产品,旨在为个人间借款活动提供规范、便捷的电子合同服务。

“小白用户”可随时签订轻便电子合同

用户在微信打开“腾讯电子签”小程序,选择借条功能,依次输入借款双方身份信息、金额、借款事由、利率、还款时间、还款方式等信息,腾讯电子签会生成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借条供双方签署。同时,小借条还具备“还款提醒”功能,双方约定的还款日期当日,平台会通过短信提醒借款人还款。

电子借条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具备完全的法律效力。同时,腾讯电子签对双方签署过程的关键电子证据进行区块链存证,将电子证据的哈希值上传至区块链可信存证服务平台“至信链”,其底层技术基于国产开源自主可控的“长安链”,可确保合同内容的安全与不可篡改。

当借款双方发生异议或纠纷时,经区块链存证的电子借条将成为具有充分法律效力的证据,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负担,加速纠纷解决。

日常生活中,熟人或朋友间经常发生借款活动。借条缺失或者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比如,有的用户通过微信转账借款给他人,但未保存聊天记录,使得双方之间金钱往来的用途和目的难以确定;有的不法分子使用“字迹消失笔”打借条,随着时间消逝,原本的借条变为白纸,导致借款证据消失。这类场景给法院判案也带来重重困难。

腾讯电子签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小借条”功能,就是为了给用户的借款活动提供规范、合法的服务。希望通过低门槛的应用,让更多用户体验到电子借条的便利,为用户间的借款行为多一分保障。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联合培养博士后方斯远介绍,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4亿,占网民整体的86.4%。网络支付的广泛普及,让越来越多熟人、亲友间的借贷往来得以“线上化”。线上转账让借贷更加方便快捷,但因书面借款合同缺失和合同条款约定不规范而引发的各类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裁判文书网近年来所披露的案件显示,将微信聊天记录作为借款证据的情况愈发多见。这就导致法官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去核实用户身份真实性、聊天记录和微信转账记录关联性、借款目的合法性等问题。

方斯远指出,腾讯电子签推出的“小借条”服务,让小白用户随时随地在线定制、签署合规、轻便的电子借款合同,满足了用户生活消费、生产经营等场景下的需求。同时,还依托区块链存证平台固定相关证据,在纠纷发生时,有助于司法机关查明纠纷事实,提升审判效率。

目前,除了“小借条”功能外,腾讯电子签还推出了“小收据”、“小合同-个人租房合同”等多项功能,以更加便利的方式解决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同时,腾讯电子签也推出了SaaS版和API版的电子合同服务,并与腾讯会议联合推出“云签约”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签约和交易效率。

上线三个月以来,腾讯电子签已服务了数十万终端用户及上百家企业,除腾讯自身业务外,还服务了贝壳、巴乐兔、索菲亚等知名企业,覆盖人力资源、房地产、金融、零售等行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