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于林麝野化放归——西部高校生灵动脉公益团队在行动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7-29 09: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人工智能、通信为特色优势的西电“生灵动脉”红旅团队,用卫星通信+边缘计算技术创新性地解决我国野生动物监测领域难题,助力秦岭生态建设。

据团队负责人徐涵城介绍,由“生灵动脉”动脉团队设计的野生动物监测系统在业内得到了高度认可,并已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就“林麝野化放归”方面达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意向。林麝是“秦岭六宝”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外保有量极低。目前,团队正在准备下一次林麝的野化放归。

在上一次林麝野化放归中,为林麝佩戴的GPS项圈一年就脱落了,无法实现长期实时监测;获取的数据仅有位置数据无法满足保护研究的需求;无法及时干预。

今年六月份,生灵动脉团队,带着他们的野生动物动态监测系统,来到了凤县的林麝养殖繁育中心,希望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林麝的野化放归,搭建林麝野外监测网络。

与林麝养殖繁育中心副研究员杨超经过一番技术探讨后,团队进入林麝养殖场,现场进行设备布置测试系统对林麝的识别准确率。

测试结束后,省野化放归研究小组负责人王艳对生灵动脉的野生动物检测系统给予了肯定:“生灵动脉这个方案不仅能做到长期实时监测,还能取回更多元化的数据这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帮助。在下一次林麝野化放归中,我们将会开展深入的合作”。

团队负责人徐涵城表示:“希望能够以林麝野化放归的成功案例为示范,将我们的动态监测技术应用到更多的物种上,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大熊猫、金钱豹、羚牛等动物的识别技术移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够服务于更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场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