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〇一所党委的领导下,12个基层党支部将质量管理理念融入党建工作,通过构建基于“1+2+3+N”(一书、两动、三查、N改进)的PDCA循环,在支部工作中开展持续不断档的“查找——整改——修正——查找”模式,将持续改进融入了日常工作,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边做、边查、边改的工作常态,使得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改进、党建绩效螺旋式上升,党建工作的提升有力地促进科研生产等中心任务的开展。
一、PDCA循环管理方法,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始末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即: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
二〇一所将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管理始末,将“P”转化为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责任书”,确定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将“D”转化为支部带“动”、全员联“动”的党建工作方式,党支部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责任书要求,制定党支部工作计划,策划各项活动;将“C”转化为包括自“查”、督“查”、检“查”3项内容的考核评价机制;将“A”落实在N项成果和措施中,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和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必要时制定整改措施。由此形成了基于“1+2+3+N”的PDCA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形成了助力二〇一所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牵引党建工作开展
每年党支部书记与党委书记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为党支部年度党建工作划出“硬杠杠”。党支部以责任书任务为目标、以所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党建工作专项计划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着眼支部党建工作的现状,制定党建工作策划,明确重点工作;策划通过评审后,党支部制定以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年度计划,将落实策划内容的具体事项分解至月、细化至人。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通过支部书记宣讲、党员大会学习、看板公示等方式传达给每一名党员,使党员知悉的同时积极参与其中,在计划完成的过程中树立每名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建工作责任书的签订,促进党支部书记职责落地,确保支部工作“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三、支部带“动”、全员联“动”,确保党建工作落实
党支部在年度计划落实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与形势任务教育,采取各项强有力的保证措施,解决发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方式,切实推动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通过计划分解,每名党员在党支部年度党建工作中明确职责和具体事项,确保各项工作在层层推进时全员参与。为了加强青年创新工作,二〇一所以党支部为载体、以党员和青年为主力搭建起“创想+”创新平台,通过“张榜摘榜”“团队比拼”等方式形成创新项目、团队及年度计划;成立“董事会”,设立“总经理”和“创客管家”,定期交流、解决问题,及时沟通想法;采用“头脑风暴”、聘请“专家顾问”、建立“云图书角”等方式,确保每一个创新项目都有坚强的技术后盾;建立“绩效考核”“创新基金”“加权评优”机制,每个“创意”有嘉奖,每个“创客”有鼓励,青年职工的创新热情、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一系列微“动作”,创新氛围弄起来了,项目成果用起来了,有力促进了研究室的高质量发展。
支部带动,全员联动,将科研生产经营与党建活动融为一体,共同推进,取得实效。
四、支部自“查”、指导督“查”、定期检“查”,确保考核评价有理有据
通过“三查”,即支部自“查”、指导督“查”、定期检“查”的方式将党支部党建工作落实情况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更加准确地把握住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支部自查,由各党支部随时随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对照检查,实现闭环管理。指导督查,由二〇一所成立党建工作督导检查组,按照《党组织建设督导工作方案》要求对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并在季度例会进行点评。定期检查,由党委领导带队,对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三查”后的评价,按照二〇一所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方法要求开展,考核结果实现“两结合一挂钩”,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基层党建绩效与综合绩效相结合,责任与奖惩的挂钩。在考核中除了体现“三查”情况,还加入了对日常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活动参与情况的考核,强化了“支部带动、全员联动”的落实。
党支部党建工作“三查”与考核评价机制相辅相成,实现了将党建工作绩效评价体现在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的实施上,体现在“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推进上,体现在支部和党员党性作用的发挥上,体现在促进中心工作的效果上。
五、形成“N”项成果和措施,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考核评价后,各个党支部要通过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形成工作成果,制定改进措施,做到持续改进,一方面,要发现亮点工作,每季度由主管部门确定1-2个有创新性的主题或取得良好成效的活动进行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由相关党支部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例会上进行交流分享,供其他人员学习参考,“创享+”模式、“党群联动”模式成为支部品牌。另一方面,要找准党支部工作的薄弱环节,对于发现的问题,有的立行立改,有的制定措施今后改;有的现场反馈“自行改”,有的在主管部门协助下“一同改”,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深化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与党员共同制定党员联系群众职责,明确每名党员相对固定联系至少一名群众,要求党员定期与群众沟通思想、学习、工作情况,及时反映职工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活动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党员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
基于“1+2+3+N”的PDCA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应用,一方面使党支部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改进,有效防止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党支部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有序;另一方面党支部将持续改进融入日常工作,形成了党建工作边做、边查、边改的常态,有力推动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团队等活动的作用和效果愈加显著,为科研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开展和二〇一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吴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