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能取代人类吗?”“月球车离我们那么远,我们是怎么操作它的呢?”……当一个个问题被提出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的专家和教授们在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现场感到十分欣慰,因为他们知道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乡村孩子的心间悄然萌芽。
为了向乡村青少年普及更多专业的科学知识,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科协科普部、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中科院科学传播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共同主办“沿着奋进百年路 激发科学好奇心”科技教育活动乡村行(下称“活动”)。
活动围绕“乡村振兴 科教赋能”主题,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通过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秀、科技前沿展示、科教资源使用指导等方式,邀请院士专家和科教名师,面向全国红军长征沿线的11个省(自治区)的“百县千校”青少年,开展“大师报告进乡村、科技实践进乡村、教师培训进乡村、科教资源进乡村”的科教活动,旨在厚植创新沃土,让农村青少年和科技教师追寻科学梦、增进爱国情。
截至目前,活动已在四川、陕西、甘肃等省30个区县的67所中小学校,为上万名青少年带来了99场涵盖气象、航空航天、天文、水利工程、植物、物理、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科教活动。
此次活动沿着长征足迹,让很多乡村青少年受益匪浅,他们怀着好奇、敬畏、激动的心情感受着科学的魅力,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活动积极响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及秉承科教融合理念,提高乡村青少年科学素质。在大师主题报告进乡村活动中,院士专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及从事的领域,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给长征沿线师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科普盛宴,大师主题讲座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神奇魅力,领略到科学研究给人类社会进步和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意义,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科学领域的好奇心,树立爱国报国的伟大志向。
科技实践活动课是孩子在“做中学”的科技实践进乡村活动,改变传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孩子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并用双手进行试验,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教育创新性,孩子们从接触、了解到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提高了其科学素质和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
活动还积极打造乡村科技教育服务平台,组织教师培训进乡村活动。用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对乡村科技老师进行培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科技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活动也带动地方设立乡村科技教育基地、乡村科技教育志愿者服务队,助力解决科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自6月活动开展以来,线上线下均反响热烈,受到了长征沿线各学校师生的欢迎与喜爱。下一步活动将在云南、贵州、广西、宁夏、甘肃等省(区)53所学校陆续开展,为更多长征沿线的中小学播撒科学的种子。
“沿着奋斗百年路 激发科学好奇心”科技教育活动乡村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科协科普部、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中科院科学传播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活动围绕“乡村振兴 科教赋能”主题,以“大师报告进乡村、科技实践进乡村、教师培训进乡村、科教资源进乡村”为主要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触达红军长征沿线11个省区,把科教资源送进“百县千校”,厚植农村科技创新沃土,让农村青少年和科技教师在“听、看、做、学”中,激发好奇心、追寻科学梦、增进爱国情,积极打造乡村科技教育服务平台,带动地方设立乡村科技教育基地、乡村科技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推动解决科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