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水黾微型机器人研究取得新进展:实现可编程多模态运动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的仿水黾微型机器人可在红外光与磁场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可编程多模态运动,在微型机器人联合驱动、微流控输运、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仿水黾微型机器人研究取得新进展:实现可编程多模态运动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9-14 08:45
来源: 科技日报
2021-09-14 08: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的仿水黾微型机器人可在红外光与磁场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可编程多模态运动,在微型机器人联合驱动、微流控输运、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化学工程期刊》上。

自然界中许多昆虫都具有独特的材料特性及优异的运动性能,如昆虫体表往往具有超疏水特性,能快速在水面滑行、跳跃;有的则具有轻薄的折叠翼、灵敏的复眼;还有能爬行、能钻土、能游泳、能飞翔的昆虫。如何模仿昆虫研制出功能新颖、多样的微型机器人,揭示微观尺度下新的现象和规律并服务于人类,是科学家们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据介绍,该所微纳米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从自然界中的水黾获得灵感,开展了超疏水材料制备及机器人多场联合驱动的研究。他们结合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石墨烯、磁性颗粒,制备了具有光相应、磁响应及超疏水特性的复合材料,加工出了仿水黾微型机器人。研究团队结合微型机器人的光敏特性,利用红外激光实现了微型机器人在水面的可控运动;基于磁驱动技术与材料的超疏水特性,实现了微型机器人在水面的快速游动、跳跃及翻滚动作。该研究实现了新材料制备与多场驱动技术的融合,为仿昆虫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柯晓霁)

(郝晓明)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