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知识无畏山海之遥,2021洪恩“筑梦计划”再出发

来源:国际在线    2021-10-12 17:28
来源: 国际在线
2021-10-12 17: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10-12 13:53:45|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辑:杨磊   起床、上学、回家、帮奶奶割草、背苞谷、洗碗、扫地、喂猪……这是贵州大山镇大野场小学学生张顺凤普通的一天,这里的孩子都和她一样,每天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大山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所处地理环境恰如其名。野场村位于大山镇的东北部,是贵州省最大的彝族村寨,而大野场小学是周边村落唯一的少数民族小学,一所被大山环绕、坐落在山坳里的小学。

大野场小学全校只有66名学生,其中一年级仅有3名学生,学校的大多数生源都是留守儿童。相较城市里一所学校动辄几千名学生而言,这所学校可以说是一所“袖珍”小学。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这所“袖珍”小学,和孩子们聊聊关于梦想的事情。

一堂特别的启蒙课

较为封闭的地理位置,像一堵高墙挡住了大山镇孩子看世界的视角,学校的设施条件及教学资源较差,也使得孩子们的视野远落后于大山外的孩子,求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他们心底最深的渴望。

洪恩“筑梦计划”一堂关于梦想与远方的启蒙课,正在大野场小学的教室中进行。

“什么是梦想?”“大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课上,每个孩子都写下了一张关于自己梦想的小卡片。

想要爸爸妈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在身边;想要成为和小张老师一样的人,当一个老师,教更多的小朋友;想要当歌手唱歌给爸爸妈妈听;想要去草原骑马;想要当医生……

再小的梦想,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孩子们终会明白,每个会长大的梦想都了不起。

洪恩“筑梦计划”向孩子们分享着关于“梦想”的故事,带来了写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祝福的筑梦卡片,也带来了教学物资。

今年是洪恩“筑梦计划”的第二年,相继走进贵州和云南偏远山区的5所小学,大野场小学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有30816位来自全国各地、心怀公益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参与到这场“筑梦计划”之中,洪恩将所有的“筑梦金”都捐赠给了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帮助云贵偏远山区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并额外捐赠了现代化教学物资,给孩子们建立起了 “洪恩伴学角”。在这个角落,孩子们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洪恩识字》《洪恩拼音》《洪恩思维》《洪恩ABC》等自主互动启蒙App开拓视野,享受现代科技启蒙产品带来的学习乐趣,去探索和认知“山那边”更广阔的世界。

  爱与知识无畏山海之遥

2021年,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教育扶贫,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辛。

值得一提的是,在儿童启蒙领域,数字化的启蒙产品,以及移动应用教学方式的探索,都在不断缩小着资源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而在这背后,长期扎根儿童寓教于乐领域的洪恩,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坚持践行“普惠教育”的理念。据统计,截至目前,洪恩已在全国累计捐赠60个“洪恩伴学角”。

相信梦想会长大,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为更多孩子的梦想助力,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需要通过更多高品质的寓教于乐启蒙产品,打开他们看世界的边界,让每一位渴望求知的孩子,不会因距离和地域失去快乐启蒙与成长的机会。

路虽远,行则将至。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和社会人士共同关注山区儿童的成长。

 

(张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