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龙:探索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驱动下的“因材施教”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10-22 16:4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1-10-22 16: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10日电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贵州省黔西南州为稳慎推行“双减”工作,根据《贵州教育厅“双减”工作专班的通知》精神,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全面落实相关任务。抓好“双减”契机推动当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减负提质”,辖下安龙县中小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探索出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模式。

近期,应用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中教云杯”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备受关注,安龙县教师的踊跃参与是当地积极拥抱信息化教学的缩影。为确保“双减”落实见效,安龙县各中小学充分发挥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优势,在“减负提质”方面走的有条不紊。通过资源、数据支撑下的教学工具及平台建设,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正在发生,平台驱动下“双减”落实的新通路被打开。

  智能化学情分析,让教学更精准

“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应用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信息化对于师生双向”减负“效果明显,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帮助很大。特别是智慧教育平台借助大数据进行班级学生学情分析等功能,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数字教材开展备课及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精准度。”安龙县普坪镇中学教师吴应刚对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精准化教学有自己的理解,“因材施教”在他看来是“减负提质”的重要一环。

“双减”政策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必须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精准化教学成为提质增效的基础。同样来自安龙县普坪镇中学语文教师张莹,借助数据驱动下的智能化工具,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闭环,以智能化课堂场景提升教学效率。张莹表示:“课前提供预习资源,学生能进行有效自主预习;课中精讲重点时,借助平台辅助达到讲练合一,提升课堂效率;课后巩固知识点,能发布相关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安龙县栖凤街道第二小学五年级某班,学生们正在通过数字教材中的数学视频巩固学习知识、突破重难点,而这些资源及学习资料是根据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学情分析,精准选择的学习内容。教师刘乾龙将这种生动且高效的学习模式称为”全方位感知数学“,真正摆脱了枯燥无味及重复学习等问题,他告诉记者:“有了更便利化、精准化的资源,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课堂,并在众多课程中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最好的课程来学习,能兼顾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节奏与方式,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课前分析、课中引导、课后跟踪的“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在为教师带来减负的同时,也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路径,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效果的提高。

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引入,为安龙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减负提质”起到积极作用。安龙县教育局督学符佐林认为,除了课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课前以及课后服务中去,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更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学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据了解,安龙县将把数字教材纳入全县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广使用,加快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促“双减”落地,同时,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个性化作业管理,使学生更轻松

除了提高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作业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减负,这也是安龙县各中小学借助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探索的“关键点”。平台在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确保作业完成质量、有效减轻师生负担方面成效明显。

正如来自安龙县笃山镇民族小学刘贵松老师所言,在“双减”政策作用下,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作业管理,”因材施教“成为亮点之一,针对不同层次及学习情况的学生,作业开始变得更加精炼,借助于平台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安排”个性化“作业。同时,由于平台上集合了大量的优质且多元的资源,成为教师短时间内实现分层作业布置的基础,为教师们赢得了更多的合理调配时间。

安龙县第五中学运用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也在探索作业形式方面下足了功夫,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结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成为现实,该校教师王顺发提到,”针对教学班级分层布置作业,要在质、量形式上求效益,平台功能符合学生多样化需求,音频、视频、微课、卡片等资源让作业质量有保证,探究型、小组合作型等多种作业模式使学习形式更丰富。”

与此同时,‘双减’政策下,为孩子营造高效、高质量的家庭学习环境变得更重要。“学生和家长可以在数字教材的平台中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微课及试题,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在家中也可以自行吸收优秀教师的精华,这样就减少了家长管理孩子的开支与时间。”安龙县招堤街道第五小学数学教师韦洪波表示。

从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应用来看,安龙县各中小学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贯穿在教育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家校协同共育等各个环节。在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驱动下,借助资源及信息化工具的“因材施教”成为亮点,推动着贵州安龙县中小学在落实”双减“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