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智慧管廊亮相2021年筑博会

来源:人民网    2021-10-25 09:48
来源: 人民网
2021-10-25 09: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现场参观者在了解智慧管廊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长沙10月23日电 10月22日,2021年湖南(长沙)装配式建筑与工程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筑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6万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家企业,馆内参展参观人流不断,展区产品体验缤纷呈现。

在E3展厅内,中建五局城市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智慧管廊及智慧运营相关技术与经验成果,吸引了众多目光。“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建设美丽舒适宜居现代化大都市,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地上、地下一起建。

中建五局投资、建造、运营的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血管”,是重要民生工程,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工程管线“集中安家”,如果发生故障,不再需要对地面进行“开膛破肚”,入廊维修即可。

项目的建成运营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同时减少管线漏损等事故,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现如今已安全运营1495天,更好地保障了千家万户的品质生活。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作为湖南省‘首个’运用监控与运维综合平台开启智慧化运维的地下管廊项目,包括基于BIM+GIS技术构建的综合管廊运维平台、智能机器人巡检、新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等都处在行业先进水平。”中建五局城市运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项目通过紧密结合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的要求,创新运营技术、模式,在管廊运营中取得良好成效。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结合“BIM+GIS”,着重打造“一个监控中心、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四大系统”高度集成的监控与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化运维目标。平台以综合管廊全景三维模型为信息载体,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实时感知各管廊运营区块的运行状态,实现管廊内数据运行的全面感知、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数据决策和协同联动,形成“运营管理中心+事件处置中心+分析决策中心”为一体的运行管理闭环,最终实现“一数全局可知、一屏运营可视,一闪事件可管、一键业务可控”,打造一体化的智慧化数字孪生综合管廊。

采用高清摄像头、红外成像、无线传感器等集成于一体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能够将实时视频、廊内温湿度、有毒气体浓度等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还能够针对异常情况重点检查,准确地找到异常原因,充当“安全员”的角色。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还应用新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新型监控手段,可实现实时监控、声纹检测等功能。该技术可将数据汇总集中处理,根据业务需要加工应用,服务于管网整个体系,实现直埋管线与管廊的综合智能监控,保障城市管网的安全。项目将一系列智能科技应用于管廊运营,集中展示着运营领域的新理念、新产品,深度契合此次筑博会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据悉,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PPP项目是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 试点项目、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获评号称投资界的“鲁班奖”——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项目建设管廊里程约41.89公里,总投资约39.95亿元,其“城市脉动”管廊科普展厅已接待800批次,2万余人次的参观,极大增进人民对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认识和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已成为学校等单位的党建实践教育基地、管廊科普教育基地。

中建五局将持续担当央企责任,继续发挥设计、投资、建造、运营全产业链优势,根据与长沙市政府签署的“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集聚片区开发、旧城改造、融城小镇、新基建等多方面,推动长沙“四精五有”美丽舒适宜居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建设,为长沙打造品质城市标杆、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吴佩郁 谢籽亦)


中建五局智慧管廊展位。受访单位供图

  中建五局智慧管廊展位。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长沙10月23日电 10月22日,2021年湖南(长沙)装配式建筑与工程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筑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6万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家企业,馆内参展参观人流不断,展区产品体验缤纷呈现。

在E3展厅内,中建五局城市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智慧管廊及智慧运营相关技术与经验成果,吸引了众多目光。“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建设美丽舒适宜居现代化大都市,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地上、地下一起建。

中建五局投资、建造、运营的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血管”,是重要民生工程,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工程管线“集中安家”,如果发生故障,不再需要对地面进行“开膛破肚”,入廊维修即可。

项目的建成运营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同时减少管线漏损等事故,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现如今已安全运营1495天,更好地保障了千家万户的品质生活。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作为湖南省‘首个’运用监控与运维综合平台开启智慧化运维的地下管廊项目,包括基于BIM+GIS技术构建的综合管廊运维平台、智能机器人巡检、新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等都处在行业先进水平。”中建五局城市运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项目通过紧密结合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的要求,创新运营技术、模式,在管廊运营中取得良好成效。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结合“BIM+GIS”,着重打造“一个监控中心、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四大系统”高度集成的监控与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化运维目标。平台以综合管廊全景三维模型为信息载体,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实时感知各管廊运营区块的运行状态,实现管廊内数据运行的全面感知、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数据决策和协同联动,形成“运营管理中心+事件处置中心+分析决策中心”为一体的运行管理闭环,最终实现“一数全局可知、一屏运营可视,一闪事件可管、一键业务可控”,打造一体化的智慧化数字孪生综合管廊。

采用高清摄像头、红外成像、无线传感器等集成于一体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能够将实时视频、廊内温湿度、有毒气体浓度等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还能够针对异常情况重点检查,准确地找到异常原因,充当“安全员”的角色。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还应用新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新型监控手段,可实现实时监控、声纹检测等功能。该技术可将数据汇总集中处理,根据业务需要加工应用,服务于管网整个体系,实现直埋管线与管廊的综合智能监控,保障城市管网的安全。项目将一系列智能科技应用于管廊运营,集中展示着运营领域的新理念、新产品,深度契合此次筑博会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据悉,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PPP项目是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 试点项目、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获评号称投资界的“鲁班奖”——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项目建设管廊里程约41.89公里,总投资约39.95亿元,其“城市脉动”管廊科普展厅已接待800批次,2万余人次的参观,极大增进人民对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认识和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已成为学校等单位的党建实践教育基地、管廊科普教育基地。

中建五局将持续担当央企责任,继续发挥设计、投资、建造、运营全产业链优势,根据与长沙市政府签署的“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集聚片区开发、旧城改造、融城小镇、新基建等多方面,推动长沙“四精五有”美丽舒适宜居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建设,为长沙打造品质城市标杆、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吴佩郁 谢籽亦)

 

(吴佩郁 谢籽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