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来源: 人民日报
2021-10-28 09: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久前,有电商平台商户被查出违规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网络游戏账号,以规避“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监管,引发社会对相关监管措施能否真正落地见效的担忧。如何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平台监管,以法治手段为青少年提供干净、清朗的网络环境,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加之青少年自身分辨力、自制力尚不成熟,在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下,不少青少年沉迷“饭圈”追星、手机游戏、短视频直播等,有的甚至参与网络色情、赌博等违法活动,还有些成为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受害者。社会各界呼吁,一方面,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行为,充分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及时清除网上不良信息,使青少年免受网上不良内容影响,保证其健康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近一段时间,各有关部门综合施策,重拳整治涉未成年人上网乱象:不久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明确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互联网内容生产者、服务提供者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今年7月起,“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规则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有效改善了青少年的上网环境,引导未成年人科学用网、健康上网。

但是,从电商平台倒卖游戏账号以规避监管等事件可看出,当前仍有个别网络平台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还不够重视。因此,未来一个时期,要以法治手段,进一步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网络环境。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立法,筑牢未成年人的网络“防火墙”。法律法规在青少年网络环境保护中起着立规矩、定方向、划界限的基础性作用。应及时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章节订立配套规范,并加快制定实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法规。有关部门要以具体法规完善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交友的身份审核、准入门槛、内容管理、消费限制等,实现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全覆盖”“无死角”。

其次是要继续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应继续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犯罪,深化对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未成年人参与较多领域问题治理。还应健全网络不良信息投诉举报机制,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

此外,还要创新开展网络普法活动,真正让广大青少年网民能够有效识别网络上存在的违法信息、犯罪行为,自觉远离,免受侵害,并积极监督举报,自觉做互联网上的法律践行者、维护者。

孩子的美好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全社会都应树立互联网法治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积极监督举报网络违法行为,营造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氛围。

(责任编辑:解絢)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