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发布SaaS市场研究报告 百望云连续3年蝉联电子发票市场占有率第一

来源:中国网    2021-11-30 15:22
来源: 中国网
2021-11-30 15: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2021中国SaaS市场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政企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强等角度考虑,大多数企业已不同程度的采用订阅相应SaaS产业的方式实现业务云化。另外,2020年以来的疫情防控对线下服务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政企也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用SaaS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基于此,赛迪顾问判断,现阶段中国SaaS市场加速从发展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赛迪顾问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中国首家上市的咨询企业(股票代码:HK02176)。赛迪顾问聚焦于新经济、新技术、新工作三大领域,建有17个行业及区域研究中心,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的区域发展第一智库、企业战略第一顾问、产业研究第一专家。

赛迪顾问自2018年开始关注电子发票市场,它将票据业务视为企业SaaS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票据电子化与企业数字化升级之间的关联,充分认可了基础设施电子化对数字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本次发布的《2021中国SaaS市场研究报告》,分析了我国SaaS市场的发展现状、规模与结构、厂商竞争格局,并对SaaS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最后从SaaS厂商和客户的角度给出建议。

从规模来看,2016-2020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持续稳步上升。随着政企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为实现灵活、高效、低成本进行数字化转型,政企逐渐加大了对SaaS的应用。另外,2020年以来疫情防控期间对线下服务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让企业意识业务线上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极大加快政企将业务进行线上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云办公、云通讯、云签约等SaaS云服务在政企中的应用全面渗透,带动了中国整个SaaS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2020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达到了302.6亿元。

从行业结构看,SaaS能够帮助企业快速低成本实现业务“上云用数”,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工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数字化全面推进、零售电商加快构建私域流量、互联网行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这三大领域市场空间大,也是应用SaaS最大的领域,占2020年中国SaaS市场的份额分别为23.2%、16.8%、16.7%。疫情防控期间,云教育、云医疗获得爆发式增长,教育和医疗卫生成为2020年应用SaaS增长最快的两大领域,市场份额进一步分别扩大到7.0%、4.9%。另外,金融、建筑与房地产、物流运输、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应用SaaS重要的领域,2020年在中国SaaS市场中的份额分别为8.3%、5.8%、3.7%、3.4%。

image.png

从竞争格局看,目前国内SaaS市场形成了以传统软件厂商、互联网巨头、初创企业、国外老牌IT厂商等共同参与的市场。用友网络、金蝶是综合性软件及信息服务商,产品及服务“云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SaaS产品丰富且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客户认可度高,处于市场的领导者位置。百望云、帆软、销售易等厂商长期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深耕,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发展迅速,是当前行业的挑战者。SAP、Salesforce等国外IT巨头,产品专业化程度高,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image.png

在厂商评价版块,不同企业在推进SaaS与企业数字化融合方面,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并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以百望云为例,基于在“身份认证、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电子印章、OFD版式”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2020年百望云推出数字化票据中心区块链创新平台,以数字化票据为核心,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构建部门和企业间的业务数据链条,将票据信息的采集与业务场景和流程融为一体,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资产平台、完善生态服务提供支撑。

据市场调研统计,百望云2020年中国SaaS市场电子发票开具量市场占有率第一。

image.png

从长远发展来看,赛迪顾问认为,未来三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SaaS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50.7亿元。而在发展趋势层面,赛迪顾问指出,未来SaaS与AI、数据安全等技术融合加强;SaaS厂商加快融入云厂商建立的生态;SaaS与PaaS、IaaS融合进一步加深。

基于此,他对SaaS厂商和客户分别提出了两点建议。

对于厂商,要加强SaaS与其他技术的融合,提升SaaS交付能力和服务水平。

image.png

对SaaS客户,要应用SaaS服务业务数字化转型,充分挖掘SaaS增值服务和价值。

image.png

image.png

(张铭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