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多款芯片再获碳信托认证 “绿色经营”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大众网
2021-12-27 17: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的一致目标。作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三星早已将环保理念实践于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近日,三星五款存储产品获得英国碳信托颁发的“减少二氧化碳”认证,标志“绿色芯片”的发展再获业界认可。一直以来,获得英国碳信托认证的产品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杰出代表,如今,三星凭借先进技术,积极推进“绿色芯片”的制造与应用,成为值得各行业学习借鉴的榜样。

为半导体行业增添绿色发展势能

近年来,有数据显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2%与各国的火力发电有关,过度用电成为加剧全球变暖趋势的要因之一。但近年来,随着5G通讯、人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处理和运算海量的数据将导致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如何让存储芯片及产品在满足高性能应用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减轻环境压力,成为行业发展中的一个探索方向。

  三星五款存储产品获英国碳信托“减少二氧化碳”认证

获得本次英国碳信托“减少二氧化碳”认证的五款三星存储产品,就在能耗方面有着出色表现,包括HBM2E(8GB)、UFS 3.1(512GB)、GDDR6(8GB)、便携式SSDT7(1TB)及microSD EVO Select(128GB)。前三款是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产品,后两款分别是可移动式固态硬盘与便携存储卡。具体能效表现方面,HBM2E(8GB)内存相较前代产品在处理速度上提升了1.5倍,能效提升约18%,兼具了高性能与低耗电的使用表现;与现有移动终端所使用的UFS 3.0闪存相比,新的UFS 3.1(512GB)闪存的数据传输速度增长了近3倍,仅需1.5分钟即可移动100GB数据,这会大大降低大数据传输时所消耗的电量;新型GDDR6(8GB)显存的工作电压为1.35V,在保证性能提升的前提下,其与GDDR5显存相比降低了约35%的能耗,将成为AI、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系统开发领域的优质解决方案。

在碳信托对产品的综合考核中,使用能耗只是其中一部分,生产制造及包装等环节的碳排放量也被纳入评判体系。而三星获得认证的五款产品就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有效减少了制造环节消耗的电力与原材料。据三星估测,这五款产品从发布到2021年7月,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68万吨,相当于14.9万辆汽车行驶1年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三星车用LED封装期间获得英国碳信托“碳足迹”认证

此外,还有20款存储产品及三星车用LED封装器件获得英国碳信托“碳足迹”认证。其中,三星车用LED封装器件获得认证在汽车LED封装行业尚属首次,这也意味着低碳环保技术在更多领域应用和普及,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添砖加瓦。

见证“绿色经营”的实力

“绿色芯片”的打造,只是三星坚持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三星始终坚持开发节能产品,并在实现绿色低碳的环保要求下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使用体验。过去十年,三星通过旗下各项高效节能产品,在全球范围减少了近2.431亿吨的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相当于15亿人使用冰箱一年时间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三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计划

为推动可持续化发展,三星早在1996年就提出“绿色经营”的理念,并以实际行动将其落实于企业发展进程中。目前,三星已在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实施Re+计划(即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计划),累计收集约355万吨电子废物,并目标在2030年前,让全球的电子废物回收量达750万吨。此外,三星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项绿色公益事业,帮助多个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百姓通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来解决生活难题。三星曾在印尼、越南等国开展“Share The Light”活动,通过为电力短缺地区提供太阳能LED灯,保证当地居民正常用电需求,提高人们对能源不平等现状的认识。

在工厂能源管理、温室气体管理等方面,三星也取得了备受行业认可的环保成绩。以三星在中国的工厂为例,凭借洁净生产、废物资源利用、采用低碳能源等措施,三星在华五家工厂被工信部评选为“绿色工厂”。

从能耗表现出众的“绿色芯片”,到值得其它企业借鉴学习的“绿色工厂”,三星始终以“绿色经营”积极推动可持续的发展。未来,三星还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共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地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刘琪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