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载体可缓解 农药对靶标作物的负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对比研究农药原药、纳米材料载体及纳米载药颗粒对靶标作物生长代谢的不同影响,评价了三者对靶标作物的安全性。

纳米载体可缓解 农药对靶标作物的负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2-09 09:52
来源: 科技日报
2022-02-09 09: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对比研究农药原药、纳米材料载体及纳米载药颗粒对靶标作物生长代谢的不同影响,评价了三者对靶标作物的安全性。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上。

在农业领域,纳米材料可作为载体对农药化合物进行负载和包覆,有效防止所载农药受环境中酸碱度、温度等因素的刺激而发生降解,具有较大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然而,农药有效成分被纳米材料负载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载药颗粒,可能会给靶标作物带来与传统制剂不同的影响。

该研究以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材料,制备了噻呋酰胺纳米载药颗粒,研究了其对水稻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原药对水稻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施药后水稻植株中的叶绿素、总酚、总类黄酮、总蛋白等物质含量均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载药颗粒可以缓解农药有效成分对靶标作物生长的影响。

团队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还发现,噻呋酰胺原药处理后水稻幼苗中多种氨基酸代谢途径以及嘌呤和嘧啶代谢物的含量发生变化,而载药颗粒处理后水稻幼苗中相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增加,表明载体材料中硅元素的引入可促进水稻幼苗中氨基酸的合成,并减弱有效成分噻呋酰胺对其生长的负面影响。

专家指出,该项研究着眼点放在农药纳米载药颗粒对靶标作物体生长代谢影响的微观层面,探索载药颗粒对靶标作物生长代谢影响的新机制和精准调控的新方法,为科学合理的研发与应用农药纳米载药颗粒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解絢)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