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特钢助力“鲲龙”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3-10 15:3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2-03-10 15: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1月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1003架机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这是继2021年12月26日AG600-1003架机在珠海实现总装下架后,该机型研制过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节点。该机起落架关键部件用材料由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的大冶特钢生产。

AG600是我国大飞机“三兄弟”之一,是继运20、C919之后一款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重大航空装备。

为满足飞机湿热、高盐等恶劣的服役环境要求,大冶特钢协同航空工业华南公司、航空工业起落架公司等单位,自2020年底启动该机型起落架主承力部件用超高强度钢材料研制工作。

超高强度钢是大飞机起落架项目所需的最关键材料,其对材料力学性能、抗疲劳强度、强韧性匹配等要求苛刻。

大冶特钢相继攻克超纯净低偏析冶炼、组织性能高均匀性锻造及热处理等工艺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并交付了近100吨直径40~400毫米超高强度钢,用于起落架实验件及装机件的制作,为国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项目作出重要贡献。

2021年,大冶特钢加强对航空、航天、高铁等行业用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取得阶段性成果,飞机起落架钢钢种300M实现批量订单,打开了国际民用航空市场;新培育7项单项冠军产品,12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冶特钢对研发和攻关的不懈追求。近几年,大冶特钢先后投入近20亿元,全面升级改造了航空、航天等高端材料研制生产所涉及的特种冶炼、锻造等生产线,引进世界一流的特种冶炼、锻造及检测设备。

正是这些装备优势和先期研发优势,为大冶特钢研制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端制造业用高端特种冶金材料、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条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