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有数:完善体系,筑牢燃气安全治理防线

来源:中国网    2022-03-15 15:17
来源: 中国网
2022-03-15 15: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燃气是城市生活的主体能源,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根据2022年1月20日国家应急管理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数据,目前全国用气人口已超6.67亿人,城镇燃气使用普及率已达到97.87%。

一、燃气安全事故频发,成为我国“第三大杀手”

燃气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一旦出现问题,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2020年和2021年(截至第三季度)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燃气事故数量分别为615起和873起,总体增幅近三成,预计2021年的全年度实际增幅将会更大。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继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之后的第三大杀手。

二、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执法、宣传不到位,治理精细化是关键

保障燃气安全,除了技术、装备应用、工程系统的隐患外,燃气安全运行管理承担更大的责任。但当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深入不彻底、安全执法检查流于形式、涉事企业主体责任严重缺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同时,居民安全用气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灶具和配件、存在违章操作、未及时消除问题隐患、燃气泄露时处置不当等方面。

三、亟需建设“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评估”共治体系,筑牢燃气安全治理防线

在日益严峻的安全风险防控要求下,监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安全隐患和风险识别、预警、处置、共治体系,为居民用气增加一把保护伞。

构建有效的燃气安全治理体系,一是能预先识别燃气安全隐患,并对监管部门、燃气企业、居民户等进行安全预警;二是隐患识别能精准到户、精准到隐患点,保障后期隐患处置的具体化、日常化,保障监管的针对性;三是在监管部门统筹下,促进燃气供应企业、下属区县、街道及社区、居民户等多方利益主体参与民用燃气安全网共建、隐患共治、信息共享。

基于以上考虑,零点有数提出并搭建了燃气安全“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评估”共治体系,并实现了系统化。首先,汇集多源数据,包括燃气供应企业的巡检数据、监管部门督查数据、市政热线投诉数据、居民户上报数据等,建立区域燃气用户台账。其次,开发燃气安全风险识别、预警触发算法,识别具体到户的“应检未巡检”“灶具使用超期”“技防装置缺失”“管线老化”等具体风险,通过多渠道向责任企业预警。最后,开发安全隐患处置平台,燃气企业根据预警信息整改问题,定制化、日常化、动态化处置安全隐患,在线反馈处理结果;开发数据统览平台,监管部门动态掌握巡检情况、风险发生情况、企业处置情况;开发体检通报程序,区县、街道、社区、居民接收燃气安全体检报告,发现问题实时上报,人人监督、人人参与燃气安全共治。

附图燃气安全风险“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评估”共治体系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