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MatePad Paper墨水平板今日亮相,与华为阅读一起带你“阅”然纸上

来源:中国网    2022-03-17 14:47
来源: 中国网
2022-03-17 14: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时间3月16日,2022华为全屋智能及全场景新品春季发布会成功举行,华为MatePad Paper在国内正式发布。作为全球首个配置HarmonyOS 2系统的墨水平板,搭载了华为阅读的MatePad Paper将传统平板和类纸显示集于一体,并实现与其他华为终端跨设备流转互联,为用户带来全场景、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本文将详细解读几大关键亮点,为你刷新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解读1:护眼墨水屏让阅读更真实自然

相较于传统电子屏幕,电子墨水屏更加适合长时间阅读、学习、办公的人群。华为阅读依托HUAWEI MatePad Paper,为用户还原真实自然的纸质书阅读体验,防眩光和反光技术,在护眼的同时让用户在阳光下也可看清屏幕上的内容。此外,MatePad Paper通过内置智能刷新技术来优化显示效果,让翻页如翻纸质书般流畅。同时,通过显示增强算法模拟出256级灰阶效果来增强画面层次感,黑白颜色过度更自然,让文字更清晰锐利,画面更流畅。开启MatePad Paper,即可获取华为阅读提供的海量精品内容,享受浏览或精读皆宜的极致阅读体验。电子墨水屏在保护眼睛的同时也成全了读书人的阅读情结——我愿仍有书墨飘香,亦想深刻感受科技。

  解读2:跨设备流转,一键续读让全场景阅读成为可能

强大的多端协同互联能力是MatePad Paper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搭载HarmonyOS 2系统的MatePad Paper支持跨终端流转互联,只需一个华为帐号即可实现一键跨端续读。举例来说,在不同场景中使用不同设备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和MatePad Paper的协同,将华为阅读中正在阅读的书或进行播放的音频内容通过超级终端流转至墨水平板,进行长时间深入阅读,在护眼的同时感受全场景、沉浸式阅读体验。除此以外,通过与PC协同,华为MatePad Papar可以是一个写不完的本,一支用不完的笔,一本常看常新的书。

  解读3:随时批注、随心记录让阅读激发更多深度思考

除了带来纸感阅读体验,MatePad Paper还支持手写批注、录音、手写转文本、语音转写多种功能,同时拥有优秀的分屏笔记和全局批注能力。依托于华为阅读的软件能力,用户即可通过支持4096级压感以及26ms的极低延迟HUAWEI M-Pencil(第二代)手写笔在墨水平板任意位置进行批注,随心记录阅读激发的思考加深理解和记忆。所读文档与所有批注和笔记都可以随时查阅,让阅读更加便捷高效。一屏一笔,写记随心,凝固共鸣的瞬间,收藏思维的火花,让阅读更沉浸深入,让思路更持续专注。

  解读4:翻译、书签等多样化阅读辅助功能让阅读突破层层壁垒

为营造真正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华为阅读力求突破时间和空间、不同语言间、语音和文本间的层层壁垒,在鸿蒙系统带来的强大功能之外,MatePad Paper延续了华为阅读许多实用贴心的阅读辅助功能——除了方便用户直达上次阅读位置的“书签”功能,华为阅读自带的简繁转换和超过40种语言互译功能更为用户打破语言的隔阂,开启探寻广阔世界的大门。

  解读5:海量书籍一键分享,让阅读更美好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阅读,内容始终是读者用户最关注的要点,华为阅读拥有海量优质内容资源。一直以来,华为阅读专注打造全球内容生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数字阅读服务,通过与掌阅、点众阅读、中文在线、中信出版社等头部内容平台、出版社合作,华为阅读为用户带来涵盖40余种品类的百万精品图书资源,更聚合了喜马拉雅、蜻蜓FM等优秀有声书内容平台以及知识分享类内容平台樊登读书的海量高品质内容,为广大用户提供出版、网文、漫画、杂志、有声和知识付费等全品类内容服务。MatePad Paper用户可以通过华为分享功能将华为阅读中的海量内容资源分享给附近设备,无需流量即可简单快速地与陌生人或亲朋好友随时分享畅读,让交流沟通无障碍。

得益于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阅读的理解不断被拓宽、被刷新、被惊艳。这一次,华为阅读与MatePad Paper将进一步帮助读者用户消解时空的壁垒,排除外界的干扰,让阅读真正回归阅读本身,变得更纯粹、更便捷、更丰富。借助科技力量,用尽千般武功,万种变化,华为阅读的初心始终如一:与你一起随时随地、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这一屏万卷之中,领略世界如此壮阔而美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