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友爱、团结、互助、文化、自信”。这是赵亚莉同志社区工作“终身服务”的目标,构建和谐社区、品牌社区、文化社区为核心理念,让社区成为百姓真正的家。这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704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亚莉的故事。
赵亚莉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最后一米”的贴心服务。以身作则,抢着去干,不分内外,不计较时间,不计较得失,不分昼夜,24小时亚莉热线成为百姓的纽带和桥梁。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老党员生病她主动慰问、年轻党员生活上有难处她去解决,困难党员她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贫困、下岗老党员缴纳党费、下沉群众家里解决实际困难。
赵亚莉以服务社区、方便居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为统领,结合社区实际实施“五民”工程,着力打造“五心”家园,进一步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努力推动打造和谐社区。
开展“党员个性化服务”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当表率,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征集党员和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辖区居民的需求,并根据兴趣和特长开展个性化服务。
文化自信 乐心家园
赵亚莉提出:社区有了文化的涵养,居民才有心灵上家的归属;社区有了精神文化生活的滋润,居民才能更加依恋这里的家。
为满足社区及周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他们的自身修养和素质,她成立了咸阳市老年大学704分校。
截止目前学校开设有朗诵班、小秦筝班、国画班、书法班、葫芦丝班、瑜伽班、舞蹈班、柔力球班、声乐班、非洲鼓、优雅仪态等30个专业,45个班级,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上大学学习风气蔚然成风。
近年来,分校学员连续3年参加了“咸阳市离退休干部5.11健步走暨文化养老艺术周”活动,“永远跟党走孝道行天下引领新风尚”活动,“迎新年”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等大型活动。
建设社区文化孵化基地,强化社区文化引领力。社区以秦都704幸福园文化协会及704老年大学为依托,秉承“党建引领、精准惠民、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建和谐”服务理念,成立了渭滨街道文化社团孵化基地。
在基地的孵化下,一批民间文艺团队快速成熟,目前已经成立了合唱团、陶笛、双管巴乌、柔力球、模特、舞蹈等15个精品社团。
通过特色文化进社区、邻里文化节等活动充分调动辖区居民的进行性和参与性,营造出居民喜欢的“乐心家园”。拉近了社区居民的邻里关系、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让社区成为群众活动的主场,被社会各界誉为“诗画风光聚人气”的社区精品路线。
睦邻共享 爱心家园
2021年6月704社区上演了温情的一幕,社区居民闫秋芳及子女将一面“大爱无疆升华睦邻共享暖心”的锦旗送到赵亚莉同志手中,以感谢704社区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队对家人临终前的精心照料和关怀。
针对社区孤寡老人、临终老人和空巢、独居老人。赵亚莉提议成立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队,服务形式分两种:“常规形”每个特殊的节日都有志愿者的欢声笑语陪伴老人度过;“家属型”主要形式是每月26日都有志愿者上门服务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收拾屋子、心理辅导等。服务最后一段,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通过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让老人在晚年享受到精神关怀和心灵抚慰,使临终者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帮助老人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走完最后一段。
近几年,随着党员先锋队、医疗服务队、平安巡逻队、环境保障队、社区“能人”服务队更加贴近民生服务活动。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有了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服务;社区公共设施及居民家中有了管道、水电等维修服务,社区周边环境,街道进行巡查有了治安巡逻,实现社区、家庭联防;“垃圾不落地,社区更美丽”有了志愿者们对环境卫生进行有力的清理整治;空巢老人有了清洁有人聊天,这个豪华版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十多年来坚持常态化服务活动,积极推动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2022年社区推出时间银行业务,志愿者每周定期在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将时长存入时间银行,60岁以上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免费用餐,这一举措吸引的年轻的老志愿者们积极加入。贴心暖心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群众倍感温暖,红色志愿者身影也早已成为辖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助民”工程“暖心家园”
704社区是以一个老龄化严重,赵亚莉积极探索居家养老工作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模式。坚持“养老不离家,朋友不疏远,亲情不缺失”原则,成立了704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704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白天老人在中心休闲、学习、就餐等,享受专业照料,老同志们以棋会友、用书画抒写心情、用歌声抒发感情。
她成立志愿者爱心小分队走进日间照料中心定期的开展环境维护、精神慰藉、谈心、每周四手工制作、每月15日义务理发等服务。
结合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端午爱心粽聚起浓浓情”;“重阳敬老情暖暖夕阳红”等活动使老年朋友尽享社区和谐大家庭的幸福晚年”。建设“小味当家”品牌,以日间照料为中心,辐射辖区周边社区进行配餐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不再为吃犯愁。
推出社区食堂,外带的馒头、发糕、花卷、包子等让居辖区民们健康可口的饭菜同时也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有位老人说:“老伴不在了,孩子们都很忙也不在身边,时间久了都感觉被这个社会要遗弃,现在我们社区也有食堂了,真是太好了,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亲如一家,感谢亚莉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养老好场所,现在觉得生活又变的有滋有味了。”
一位老人说:“我们都有704情结,厂子不存在了总觉得家没了,但是在你的带领下我们又重新聚到了一起,让大家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感谢亚莉!”
为了拉近老年群体与“智能”的距离,加强老人对外沟通能力,同时让老人们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她联系小桔灯公益发展服务中心在辖区联合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公益活动,居民们踊跃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0多岁。
“安民”工程,“安心家园”
704社区大部分由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组成。社区困难户较多,社区矛盾也比较复杂。赵亚莉作为社区居委会主任以调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构建和谐社区保障人民安居为己任。
她建立“一人包一栋遇事就行动”责任制,建立民情通道。坚持发现矛盾立即解决,发现一起解决一起。
基层问题错综复杂,群众矛盾也是千变万化,仅靠调解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赵亚莉同志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防”字上,采取得力措施,防范到位,成立了亚莉工作室,坚持居民事情无小事,发现一起立即解决一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调防结合,标本兼治,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处处充满着和谐的氛围,成为居民“安心家园”。
2019年春节正月初五,社区一户居民因母亲去世后财产分配发生纠纷,她第一时间介入,带领志愿者多次上门,连续几晚11点钟还在居民家中调解;通过耐心、细致的说和,最终兄妹几人摒弃成见,和好如初。如今亚莉工作室已经成为居民谈心、聊天、诉说心事的好去处。
和谐社区 人民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来袭,赵亚莉成为这场战“疫”中的“硬核”“女强人”。
“我是社区主任,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我必须带头干……”是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她向社区党员、居民吹响了战“疫”“集结号”。
为了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她挺身而出,日夜坚守,白天进行卡点检查、体温监测、排查外来人员、进行摸排工作;晚上在其他人回家休息时,还要加班加点做好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及突发事件。
一枚党徽、一个红袖标、一个工作牌、一件厚重的防护服、一个口罩,是她的“标配”,日均“2万步数”“沙哑的声线”、浮肿的脸庞、布满血丝。
她变换着不同的身份穿梭在辖区各个角落,一遍遍的走访摸排、一次次的劝导宣传、一句句的关爱叮嘱使她成为1750户4050个居民最亲的亲人。
704社区群众困难群众、独居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较多。针对特殊群体的困难她都每天电话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送医、送药、送生活物资。
她自掏腰包为特困居民买菜买生活必需品;她将自己家里的口罩拿了出来,分给没有买到口罩的居民;为特殊群体人员筑实防护墙确保疫情下不让一人掉队,在她影响下,704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她总是说“守护‘家人’是我的职责,我不仅是社区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使命”“初心”“责任”“信仰”的方式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家,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图文供稿:艾路、于文)
(艾路、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