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全球芯片交付周期 创历史新高

据外媒报道,在全球疫情形势反复以及日本地震进一步阻碍了供应之后,3月全球半导体芯片交付的等待时间再度拉长,并创下历史新高。美国英特尔公司上个月宣布,计划在今后10年投资多达890亿美元,在欧洲构建完整芯片供应链。

3月全球芯片交付周期 创历史新高

来源:新华网    2022-04-07 08:45
来源: 新华网
2022-04-07 08: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外媒报道,在全球疫情形势反复以及日本地震进一步阻碍了供应之后,3月全球半导体芯片交付的等待时间再度拉长,并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研究机构海纳金融集团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的交货时间,也就是芯片从订购到交付的时间增加了两天,达到26.6周,这是该机构2017年开始跟踪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长纪录。今年2月,全球芯片交付时间环比增加了3天,达到26.2周,买家平均要等半年以上。不过,尽管芯片用户再次面临更长的等待时间,但交付时间放慢的速度却显著低于2021年,当时许多行业由于缺少关键零部件而被迫削减产量。

海纳金融集团分析师克里斯·罗兰在报告中称,大多数芯片类型的交货时间都有所增加,包括电源管理、微控制器、模拟芯片和内存芯片。他说,俄乌冲突、疫情以及日本地震“将在第一季度产生短期影响,也可能会在全年对严重受限的供应链产生挥之不去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由于原材料短缺、工厂停产、运输拥堵等因素,制作芯片所需的半导体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供应危机,导致电子设备制造商陷入无“芯”可用的窘迫局面。从汽车、电脑、电视、游戏机到手机,多种产品生产都深受影响。除供应链问题外,芯片短缺危机另一大原因在于当今社会对电子设备需求不断增长,而供应没有相应跟上,导致供需不平衡。

为从根本上解决缺“芯”问题,继去年美国宣布计划投资520亿美元加强芯片供应链后,欧盟今年2月也公布了筹划已久的《芯片法案》,计划投入超过430亿欧元,在欧洲本地推动芯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减少对亚洲和美国的芯片依赖。欧盟希望,到2030年,全世界将有20%的芯片产自欧洲。

去年底,印度批准7600亿卢比的芯片制造促进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在未来6年内,印度将为符合条件的芯片制造、设计及相关配套企业,提供7600亿卢比的投资激励。印度计划以此吸引20家左右的芯片生产企业落户印度,将印度打造成芯片设计、生产和出口中心。

美国英特尔公司上个月宣布,计划在今后10年投资多达890亿美元,在欧洲构建完整芯片供应链。英特尔说,将先期斥资大约190亿美元,在德国新建两座芯片工厂,预计明年开始施工,2027年开始运营。英特尔上述计划涵盖芯片供应链每个环节,包括研发、制造和封装。(记者 秦天弘)

 

(秦天弘)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