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诉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

来源:光明网    2022-04-08 16:48
来源: 光明网
2022-04-08 1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财经太原4月7日电(杨媛尹 邸东芳)近年来,大同市平城区法院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过程中,探索“诉源治理”工作新机制,强化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形成了“多元治纠纷、源头止纠纷、诉前解纠纷、诉内化纠纷”的新模式,着力将纠纷预防解决在社区院落、楼栋、家庭。

汇聚社会力量 助力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在推行“诉源治理”的过程中,平城区法院构建起多元化解、繁简分流的解决纠纷的分层递进路径,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分层次、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

平城区春和园社区设立数字化便民服务调解室以来,附近群众有什么法律问题都愿意来咨询一下,一些邻里纠纷、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小矛盾,经过调解室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都烟消云散了。

平城区法院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构建起纠纷化解平台。与大同市保险行业协会、“平城区婚姻家庭”等调解组织对接,建立起调解工作平台,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主体优势,形成矛盾纠纷联调、联处、联助合力的局面。同时,打好“调裁审”组合拳,设立“诉调对接”窗口,成立民商事速裁团队,通过诉讼与非诉讼纠纷化解方式的有效衔接,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对调解不成的案件自动转入立案分流,由速裁团队快速审理其中的简单案件,实现快慢分道、繁简分流。2021年以来,速裁团队共收案2225件,已全部审结,结案率100%,审判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线上线下打通 “一站式”服务通道

平城区法院将互联网、大数据全面贯穿于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全过程,搭建“互联网+诉讼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多元集成型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得到妥善、高效化解。

平城区法院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当事人提供网上咨询、预约立案、申请财产保全、司法鉴定、在线查阅材料、远程视频调解和庭审等“一站式”线上纠纷解决服务。在线下,该院建成了“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大厅,强化导诉、自助立案、调解接待等窗口服务,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线下诉讼服务。目前,已设立了10间行业纠纷调解室,其中5间为数字化特邀调解室,可同步进行数字化录音录像、远程视频调解。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辟了诉讼“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并由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为当事人提供帮助。

通过网上优化立案办理流程,平城区法院的办事和执法办案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以来,该院审核通过网上立案申请上万件,网上立案率达90%以上;网上调解7227件;电子送达8364件,电子送达率为76.43%。

优化资源 提升协同“诉源治理”服务

在优化联动调解机制方面,平城区法院利用“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调解资源库,加大“道交一体化”平台的应用。截至目前,委派“道交一体化”平台诉前调解案件869件,调解成功540件,成功率62.14%。同时,扩大特邀调解资源库,先后聘任各行业特邀调解员100名,并与大同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9家行业协会或律师事务所建立矛盾调解对接平台,设立法官联络站暨法官调解室,形成了竖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工作网络。

平城区法院对案件进行纠纷预诊、审查分流,对于适合以非诉方式解决的纠纷,在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案件,除当场兑现标的的案件外,及时转入诉调对接组;调解不成的再进入立案程序。2021年,该院诉前委托调解案件6221件,调解成功4352件,调解成功率为69.95%,从源头上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外,平城区法院还持续推动司法服务“三进”工作,派驻“法治指导员”对口指导,不断拓展诉调对接范围,加强工作联动,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杨媛尹 邸东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