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网融合”指的是融合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可以对生活垃圾进行投放、收集、清运、中转,在两网融合终端对垃圾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今年以来,济南市市中区城管局探索引进行业中有实力的再生资源公司,以建设垃圾分类驿站为突破口,设点布局、构建网络,缩短了再生资源源头企业与市民的距离,实现互惠互利,让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融合发展,融出了垃圾分类的新局面。
“环卫工人和再生资源单位用不同的钥匙打开各自的分类箱,清运自己所属的垃圾。” 七里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环卫部门每天上午清运厨余垃圾,每天下午清运其它垃圾,每月10日配合第三方公司清运有害垃圾。再生资源企业则每天将收集到的可回收垃圾清运至分拣中心,分拣打包后输送至造纸厂或塑料制品厂。
作为 “两网融合”的试点,七里山街道拥有“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和垃圾分类驿站两套“两网融合”系统。“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施可手机扫码积分返现,适合随手投放、崇尚便捷的年轻人;垃圾分类驿站具有智能感应系统,能实现厨余垃圾与垃圾袋的破袋分离,操作简单,而且回收价格亲民,更适合喜欢囤积后一起贩卖的传统观念较强的中老年人。
在现场,可见每个分类驿站都张贴有醒目的各类再生资源价格等信息,通过现场的智能磅秤称重,可回收物就会被计量计费,操作简单、价格透明、现结现付,深受居民的欢迎。
此外,驿站信息员会随时记录每日每类回收的可回收物数据,有助于街道全面、准确掌握社区各类垃圾产生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垃圾分类工作实现“1+1>2”的效益。
目前,作为试点的七里山街道七东社区分类驿站,每月可回收纸箱7.22吨,报纸0.51吨,书本0.56吨,塑料瓶0.63吨,杂塑料0.8吨,废铁0.34吨。“小黄狗”月均可回收垃圾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分类驿站配备的工作间不仅作为环卫、企业工作人员的休憩场所,也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的前沿阵地。社区不定期在驿站开展垃圾分类兑换、有害垃圾回收周、“小手牵大手”等活动;督桶员通过发放垃圾分类的塑料袋、手提袋进行绑定宣传,保证了分类驿站2天一小宣讲,5天一大型活动的常态化宣传,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市中区城管局环卫管护中心副主任李涛介绍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可回收规范体系,持续扩大“两网融合”覆盖范围,科学系统推进分类驿站的建设工作,高标准完善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结合3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内容,积极宣教、正确引导,营造人人参与的垃圾分类氛围,持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