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吸收支架:“介入无植入”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来源:中国网    2022-04-15 15:16
来源: 中国网
2022-04-15 15: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摘要:冠状动脉狭窄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导致心脏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外科心脏搭桥等,治疗方法仍被不断探索更新以满足多种疾病及复杂病变的需求。“介入无植入”理念及创新产品的出现,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为冠心病患者带来全新的选择和希望。

日前,记者在北京一所三甲医院了解到,该院成功完成一例使用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和Vesselin药物球囊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据了解,该患者40多岁,运动后会出现胸痛、气短等情况,症状反复发作,需要入院手术治疗。在详细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冠脉血管存在多处狭窄的情况,其中两段严重狭窄,需要通过介入治疗开通狭窄的血管。在沟通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对于植入金属支架的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抵触,经过充分的沟通和病情分析后,最终,专业团队根据血管的实际情况,为这位年轻的冠心病患者选择了“介入无植入”代表性创新产品——生物可吸收支架和药物球囊,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据介绍,上述手术中所应用到的两款“介入无植入”创新医疗器械是由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乐普医疗研发,其中,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201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是我国首款获批的全降解支架产品。

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三年“消失”,血管完好如初

据了解,传统的金属支架可以帮助患者开通狭窄的血管,然而在植入后也将永久的留存在体内,远期还可能出现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安全风险。另外,一些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中永久留存“金属”而产生担忧、焦虑等情绪。全降解支架的出现,解决了以上提到的金属支架的不足。

据了解,乐普医疗的这款全降解支架——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它的最大的亮点在于支架的基体,选取了完全可以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左旋聚乳酸(PLLA),该支架在植入人体后,1年内可以维持和金属支架相当的支撑力,随着血管修复的完成,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在3年左右全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最终完全排出体外,血管也恢复正常的弹性和舒缩功能。支架“消失无踪影”的同时,让患者拥有了更好的远期预后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还涂覆着具有抗增殖药物雷帕霉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因血管中的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而导致的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为冠心病患者重获健康心再添一道“防护墙”。

药物球囊:治疗后撤出人体,无异物留存,患者重获“原装”自然血管

Vesselin药物球囊作为“介入无植入”理念产品之一,与传统的金属支架相比,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无异物植入,还能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打个比方,药物球囊就好比一段长条的魔术小气球,表面涂覆着可以抑制血管再狭窄的药物,当干瘪的球囊到达血管病变位置后,通过加压使球囊充盈起来,紧贴在血管壁上从而撑开狭窄的血管腔,同时,球囊壁上的药物涂层快速释放到血管壁,进而起到抑制血管内皮过度增生、防止后续发生血管内再狭窄的情况,可用于心脏支架不擅长的小血管、分叉病变、开口病变等。

“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为冠心病患者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随着“全降解血管支架”被写进“十四五”规划纲要,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开始关注这类医疗器械和技术,据了解,除了上述手术中所使用到的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和Vesselin药物球囊之外,乐普医疗旗下“介入无植入”组合产品中,还包括Vesscide切割球囊,是目前上市的国产唯一同类产品。“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的问世,给临床医生和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多手术选择方案,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王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