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云迈向“分布式云”:业务在哪里,云就在哪里

来源:经济参考    2022-04-26 14:24
来源: 经济参考
2022-04-26 14: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云计算作为承载“数字中国”布局和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在服务数字经济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迭代和重构。在从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时代,向以“感知”为中心的云边协同时代迈进的过程中,一种满足更广连接、更低时延、更全局化需求的云计算新模式——分布式云应运而生。

作为智能时代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合伙人,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顺应“云智原生”战略的深化,让紫光云实现了从“同构混合云”向“分布式云”的转变,以同构混合的统一架构打造“云数智”三维能力,覆盖多中心、混合云、边缘云和异构多云四大场景,实现了任意规模、任意位置、任意应用、任意模式的云场景化应用,让业务能够“生于云、长于云”,以“全面进化”的云平台赋能百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1+3+4”

拆解紫光云分布式云的创新之道

统“一”架构:以同构混合,定义未来云平台

在去年,紫光云3.0就以前瞻视角布局“同构混合云”,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边界,满足应用分布式部署以及统一管理,一致体验的需求。因此,紫光云在分布式云的设计之初就实现了模块、架构乃至代码级的统一化,做到从云上到云下、从中心到边缘的全节点的“同构”,结合统一的门户,统一的运营运维和统一的服务目录,让整个分布式云版图上的资源、数据、应用做到了“浑然一体”,大大加速了场景化应用的创新和部署进程。

“三”维能力:加速“云数智”全面融合创新

在一体化的架构之上,紫光云围绕行业“上云、用数、赋智”的需求,在“云”的建设上强化了云边协同和云原生能力,实现了技术、架构、数据等各个层面的彻底同构,不仅让整个云平台实现了“云边端”的统一调度,更做到了跨云、跨地域的业务部署和数据交换,能够在“数”的层面上全面深入地激活数据价值。此外,新一代的分布式云能够以统一的架构更好地承载上层平台的建设,构筑AI场景化交付能力。

“四”大场景:全面覆盖,加速云边协同

云化转型的核心价值是数据,而数据归集和应用部署需要向“云边协同”加速迈进。为了能够为政企行业提供全方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打造覆盖多中心、混合云、边缘云、异构多云等不同场景的分布式云平台,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在持续提升“同构混合”水平的基础上,更推出了超融合、分布式存储等新一代的数字基础设施。其中,UIS 8.0拥有全无损、双模超融合两大架构,能够提供强大的性能、简化的管理以及优化的总体成本,ONEStor分布式存储能够纳管海量的数据,以强大的全闪性能支撑起分布式云存储服务。

  “任意化”部署

在实践中加速业务转型与创新

依托代码同构的统一平台和全面打通的底层架构,紫光云已经能够支持任意位置、任意规模、任意应用、任意模式的云场景化应用,从而提升开发效率、降低转型成本,加速业务革新。而这一价值更在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的自我转型中得到了全面的检验和印证。作为大型企业的代表,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依靠分布式云的理念和技术,将全国各地的研发中心统一纳入到分布式云中,让近乎全部的研发人员都在云上进行办公和编程,展现了分布式云在业务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

面向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将推动“云网边”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算力和服务的交付模式将不断重构和升级。在“云智原生”战略的深化之年,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将以“分布式云”持续赋能云的架构、技术与服务全面革新,为“云智原生”技术在行业场景中的应用落地构建新的承载平台,让云无处不在,让智慧触手可及,推动百行百业加速创新和转型。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