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调查研究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14:5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14: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凡是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搞调查研究,在调查中看清本质,在研究中找到办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现在,各地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有的地方仍然难以突破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有效的手段是开展调查研究,让调查研究成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主抓手。

要把与群众“拉家常”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在与群众的言谈中找到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办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时代发展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同样,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最终受益者是乡村人民群众,乡村人民群众必须扮演主人翁角色,不能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之外,只想受益不想干事是不行的。广大干部要转变工作方式,主动到乡村振兴一线去、到乡村振兴任务重的地方去、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主动与当地的人民群众拉家常,听取老百姓的想法和心声。在调查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和气、亲热、自然的态度,把群众当老师,少说多听多问,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没有戒备心的、毫无保留地将所知所想告诉我们,从而得到改进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要把与群众“多讨论”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集思广益才能趋利避害。做乡村振兴发展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点失误也不能犯,往往一点失误就会损害群众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伤害群众的感情。所以,对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既是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有效手段,也是找到解决群众困难、带动群众发展的科学方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对于广大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来说,要学会听取大家的意见,甚至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多参加相关的讨论,在讨论中交换信息、深化认识,其实这也是一种间接调研的方式。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要多讨论,还体现在要让自己进入“场景”状态,真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从群众需要出发,从事实出发,从道义出发,对调研情况进行充分地挖掘,进而产生不同的认识,改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定要把握好所处的“时”、“势”和“事”。要有时代感、有方位感、有职责感,做决策要靠调查研究找依据,破难题要靠调查研究找答案,抓工作要靠调查研究促落实,在深入调查研究中促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效。(朱美兰)

 

(朱美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