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眼力健河北首家“散光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落户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

来源:中国网    2022-05-09 11:58
来源: 中国网
2022-05-09 11: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5月7日,河北石家庄】 今日,强生旗下眼健康业务——强生眼力健“散光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正式落户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爱尔集团河北省区CEO孟凡宝、爱尔集团河北省区总院长马景学教授、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贾志旸教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朝晖教授、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岩教授、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主任魏杏红教授、河北省医学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张斌教授等大咖齐聚一堂为河北地区首家“散光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揭牌,强生眼力健中国区销售总监陈志平等重磅级嘉宾也线上共同见证这一时刻。该示范中心的成立将为国内的白内障患者带来白内障治疗与散光矫正一体化诊疗方案,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同时也为眼科医生搭建学术学习平台,推动屈光性白内障诊疗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手术仍是科学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式。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裸眼视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传统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时代过渡到了屈光性手术时代,单焦点、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也成了很普遍的屈光白内障手术方式。然而,术前散光的问题却在无形之中大大削弱了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效果。《中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指出,我国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的患者人群庞大,大于1.00D以上白内障散光患者占44%,大于1.50D的患者占22%。白内障术后散光残留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统矫正散光的方法主要有术后戴镜、角膜切开和楔形角膜切除术、激光手术等。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人工晶状体制作工艺的发展,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逐渐应用到临床中,它是一种将散光矫正与人工晶状体的球镜屈光度结合的新型晶状体,常用于矫正术前角膜散光。Toric IOL散光矫正范围广,手术预测性强,术后效果良好、稳定,可以显著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残留散光度数,改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和脱镜率,为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提供了一种合理、稳定的治疗方式。

作为此次授牌“散光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的河北省首家眼科医院,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始终秉承“责任、协作、创新、奉献”的精神,以综合眼科为立足点、眼视光专业为拓展,引进当今世界前端的眼科检查及治疗设备,重视与国内外众多眼科名家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一支由眼科博士、硕士为骨干力量的过硬医疗技术团队,可为华北地区的眼病患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诊疗方案与服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