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空调有啥保障?海尔空调:整机10年包修+服务下乡+以旧换新

来源:鲁网    2022-05-12 16:41
来源: 鲁网
2022-05-12 16: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买空调,我们都希望它质量够好,使用时间够长,最好不要出现什么故障。可现实往往并不如意,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怎么办?那就得找售后了。如果售后不及时或者超过了包修期限,不仅影响使用,还会费时、费力、劳心伤神,好一顿麻烦。

那有没有省心、放心的好选择?当然有。4月底,海尔空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健康中国行活动,向用户普及脏空调危害,带去健康空气新体验的同时,推出“整机10年包修(针对除菌舱空调系列)、服务下乡、以旧换新”三重惠民政策,让用户无论是买新空调还是焕新升级都没有后顾之忧。

   服务战替代价格战?用户有了健康意识

如今,国内空调已进入存量市场,叠加成本上涨、疫情等影响,行业发展十分缓慢。为激活潜在的换新需求,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各空调厂商开始把焦点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跟随用户消费升级观念、消费体验需求的转变,海尔空调率先升级用户服务体验,启动健康中国行,推出服务下乡、整机10年包修等多重服务,开辟存量市场下的新蓝海。

其中,服务下乡可以说是对2008年以来的“家电下乡”活动的传承,是海尔空调满足农村用户需求的服务升级。通过送服务下乡,上门免费清洗空调、普及健康空调等,向用户普及脏空调的危害,激发用户健康空气意识。

而在产品品质保障方面,海尔空调推出整机10年包修服务。对空调品质做出终身承诺,这也是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体系的自信。

在空调销售旺季,海尔空调启动服务下乡、整机10年包修服务引起业内关注:有人认为这会增加企业成本,搞不好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但海尔空调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完善优质的售后服务相信可以换来产品信誉度和品牌忠诚度,提升下沉市场竞争力。据数据统计,五一期间行业整体零售增幅为-16%,而海尔空调整体零售量、零售额增幅分别为6.4%、5.5%,实现逆势增长。

以旧换新带动家电回收,助力空调消费良性循环

在服务下乡过程中,海尔空调发现很多农村消费者对老旧家电使用的认知水平不足,多存在“不坏不换”的情况。而被废弃的家电,也多被小商贩等个体经营户收走,存在着回收规模小、渠道不畅通、处理不规范等问题。

要知道,废旧家电的处理,直接关系着家电更新消费能否实现良性循环。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家电报废量将超2亿台。

那废旧家电应该怎么办?从行业来看,以旧换新,是各大企业的共同选择。格力继续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淘汰落后安全隐患电器;美的集团推出“以换代修+以旧换新”双补贴政策;海尔空调则在送服务下乡、整机10年包修之外,推出健康焕新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单纯用旧空调换新空调,海尔空调主张的是换健康空调,为用户送去健康风。对有换新需求的用户,海尔空调还会帮助对旧空调进行估值,并对换新流程进行一站式服务,让用户换新无忧,享受健康新体验。

为避免废旧家电去向不明,海尔空调还借助海尔智家搭建的全链条回收追溯系统。通过标识解析技术,给每一台空调都对应唯一一个旧机码,保证收、储、运、拆、用各个环节可溯可查,让旧机有效流转,规避违规处置风险,提高上下游企业运转效率,安全、高效、合规处理废旧空调。

借力海尔智家全国虚实融合回收网络及全流程可视、可溯回收体系,海尔空调回收废旧空调的做法,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或将带动更多生产企业主动履行家电回收责任。

家电回收价值最大化,做践行“双碳”的实干家

“一台废旧空调可拆解出55%的钢、17%的铜、11%的塑料、7%的铝。拆解出的这些材料经过加工成为一种循环新材料,可以用在杯子、汽车等产品上……”废旧家电回收,除了避免被不规范拆解或翻新进入二手市场,规范家电换代消费良性循环外,还能通过环保拆解提升废旧家电价值、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碳排放。

怎么做才能提升废旧家电回收价值最大化?按照正常来说,家电企业在回收拆解过程中,可以更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提供更符合不同用户使用要求的新产品。而且企业更了解家电产品的零部件价值,能够实现回收价值最大化,节约社会成本。海尔智家搭建的国家级、数字化全流程绿色再循环体系,“回收-拆解-再利用”产业闭环在海尔空调此次健康中国行服务下乡以旧换新过程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94年推出“无搬动服务”,到现在服务下乡、健康焕新等服务升级,海尔空调始终围绕用户需求,从售前、售中、售后每个环节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同时,引领行业服务不断升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