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风潮再起,FITURE带你“自在练”

来源:中国网    2022-05-13 17:05
来源: 中国网
2022-05-13 17: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冠疫情的反复以及健身直播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走红,让居家健身风潮再一次掀起。此前3月发布的《抖音运动健身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7日,粉丝过万的运动健身创作者超6万名,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长208%。

随着居家健身群体越来越庞大,火起来的不仅仅是各种直播教练和直播教程,各类室内健身器材和装备销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同时在科技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愈发多元的推动下,不少健身器材在积极往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以求实现“硬件设备+软性内容”的有机结合。

室内健身器材销量增长迅速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及广泛的数字化,一直在改变人们参与健身的方式,而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亦让健身的场景变得更加多元,除了户外、健身房,居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健身场所。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主要健身群体是26-35岁的人群,其中约20%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健身。另据中泰证券报告,2021年中国的线上健身人群渗透率达到45.5%,未来随着线上健身内容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逐渐提高,渗透率将持续增长,2026年将达到57.4%。

居家健身热潮的兴起,直接带动了室内健身设备的畅销。美团五一假期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瑜伽垫、泡沫滚轴等室内健身产品线上订单销量环比增长29%。其中,瑜伽垫销量环比增长达50%。

从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春夏运动健身消费趋势报告》看,瑜伽舞蹈这类偏室内居家的运动的相关产品自今年3月以来销量取得了高速成长,瑜伽舒展器、瑜伽鞋、现代舞鞋、瑜伽半圆球、瑜伽包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868%、816%、700%、110%、104%。

在瑜伽垫、瑜伽球、哑铃这些基础器材之外,功能更多的智能健身设备亦备受青睐。智能健身镜作为近两年兴起的一款新型居家健身产品,增长空间在持续释放。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健身镜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约0.3亿元,至2025年将达到约112亿元。其中,FITURE魔镜已上市启售有一年半左右时间,现已进入了国内的数万个家庭,用户数量近4万。

网经社·电商研究院数据分析师莫岱青认为,运动健身的消费需求将持续细分化、专业化,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群体的运动类型偏好、运动产品诉求将更加细化发展;另一方面运动健身的场景将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运动场景,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将会进一步拉动新产品的消费。

健身器材智能化是大趋势

疫情催生了居家健身器材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全民健身的持续推进以及技术的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运动健身器材将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峰瑞资本副总裁沈颖也表示,在健身领域,健身器材智能化是大势所趋。目前欧美C端市场对于智能健身设备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消费习惯,市场接受度高,而国内市场和B端市场长期来看也很有潜力。

在智能化的大趋势中,单纯硬件堆料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健身本身具备一定的社交属性,将场所转换成居家后,增强互动性,同时保持专业教练的专业性,以及克服枯燥、难坚持等需求亟待解决。这决定了,如何把硬件与内容合二为将成为目前居家健身的重要突破口。

FITURE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远声曾强调,在构建健身服务新生态中,除了硬件、内容、服务,AI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据张远声介绍,FITURE的思路是利用智能健身镜为载体整合在线健身内容与社区。FITURE特别注重用户的互动交流,为此专门打造了一个会员专属的氛围友好型运动社区。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运动追踪系统,能够在复杂场景下实现对人体运动姿态的稳定识别、分析和纠正,以及专业的教练团队保证内容专业性,目前追踪系统可识别动作库已超过近千个,明星教练上百名。在课程内容方面,FITURE上线了16大类近3000堂课程,可适配全年龄段的运动健身需求。

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智能健身设备中,林小姐告诉记者,性价比高、专业性强的智能健身设备才是她真正会消费的,而智能健身镜是其选择之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