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金入选字母点评《2022中国企业直播采购指南》典型供应商

来源:国际在线    2022-05-23 14:13
来源: 国际在线
2022-05-23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受疫情影响,线下业务停摆,企业被迫将业务向线上转移,也由此激活了企业直播在多个场景的应用,无论是大型、中型还是小型企业都开始尝试使用企业直播赋能业务转型。近日,国内知名数字化产品点评咨询机构——字母点评发布《2022中国企业直播采购指南》,中关村科金凭借卓越的得助智慧视频平台和行业落地经验入选典型供应商。

中关村科金入选字母点评《2022中国企业直播采购指南》典型供应商

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企业直播带来的价值,直播成为企业常态化运营的宣传手段之一,企业直播将成为企业构建数字化运营体系以及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一步。根据字母点评统计,2021年中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达到40.2亿元,较2020年仅增长8.0%。

预计2021-2025年中国企业直播复合增速将达到16.5%,2025年中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74.1亿元。

中关村科金入选字母点评《2022中国企业直播采购指南》典型供应商

直播作为在特殊时期商业化传播效率最高的一种信息传递形式,内容传播性更容易,社交属性更强,信息密度更高。直播营销手段同时具备了数字营销和内容营销的双重特质。以国内某大型信托机构为例,中关村科金得助智播智慧直播平台与其自身的业务、管理相结合,更方便快捷的为其用户提供市场、企业、产品等各方面资讯。

同时,将私有化部署的智慧直播平台与该信托手机APP及业务系统打通,形成音视频+业务+服务的完整数字化体系,实现品牌宣发与投资策略会线上化,提升宣传效率。为该信托机构解决了以下三大痛点:

痛点一:宣传难、成本高、时间周期长

在启用直播平台前,用户沟通会与产品宣发会采取线下沙龙的形式。小型沙龙每月举办一次,大型策略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每次活动消耗的策划、人力、场地等成本约10-20万元。随着该信托机构全国业务的发展与当下疫情影响等因素,线下沙龙越来越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痛点二:产品讲解效率低

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中,高净值客户迫切希望实时对自身购买产品的情况尽在掌握,这使得不断向用户提供产品及行业发展趋势成为信托机构立足市场的根本。但不论面对面或电话交流都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并且讲解效率较低。通过使用得助智播智慧直播平台,该信托机构将下线沙龙、大型策略会、行业分析、产品宣讲由线下迁移至线上进行。迁移到线上后,原有痛点全部迎刃而解,同时线下会议总预算不好把控的问题也已轻松应对。

痛点三:信息触达难,拉新难度大

怎样触达用户,并覆盖更多新用户是该信托目前在业务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通过直播平台与APP进行对接,以最直接、最精准的方式触达用户。用户收到APP通知消息后,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第一时间了解行情分析。同时,通过用户观看行为还可以收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投资意向,双方向促进与客户的沟通效率以及自身服务能力的迭代。此外,用户在进入直播间后可以将直播间地址分享给对活动主题较为关心的朋友,达成一定人数后还可获得权益,以此达到裂变营销的目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原有线下参会人员,而是覆盖该信托全部已有客户以及市场中大部分潜在客户。

据统计, 该信托直播间自2021年3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开展37场直播活动,总直播时长5700+分钟,覆盖30000+观众观看,总观看时长达100000分钟,活动覆盖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等15个省及直辖市。通过直播间向该信托APP引流3500+人,远超2020年全年APP端的新注册人数,而该直播平台建设被评为年度优秀项目。据该信托测算,整体直播活动策划效率提升200%、用户参与活动活跃度提升100%、活动策划及实施成本下降90%、活动宣传成本下降95%。

随着公域流量的增速放缓,企业进一步重视私域流量,直播作为私域运营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将迎来企业端的广泛应用。现阶段直播工具已经实现播前-播中-播后的全链路覆盖,在中关村科金智慧视频事业部总经理李超看来,未来,企业直播将更加注重内容的精细管理以及运营的细致程度。

目前,中关村科金利用5G、AI、大数据,结合自研ZRTC技术,已为金融、教育、零售、医疗、工业等领域数百家企业提供音视频技术服务。面向未来,中关村科金将凭借音视频中台“1+N”的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整体的架构设计,合理有效的统筹技术人员、软硬件资源能力,统一的技术搭建、能力调度,帮助企业打造创新模式价值,满足企业在未来对音视频不断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实现高效率获客转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