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志愿填报的“船票”,升学e网通专家1对1全程为你护航

来源:东方网    2022-06-20 15:05
来源: 东方网
2022-06-20 15: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哈利波特》中有一句话,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今年高考已经过去,根据官方公布的出分时间,6月23日起,全国各地考生的高考成绩就将陆续放榜。志愿填报,这张面向今年1193万考生发放的“未来船票”,也等待着每一位考生、家长,做出那个关乎未来的重要选择。

  2022志愿填报来临,“选择”迫在眉睫

“一本压线怎么填?”

“想报计算机,爸妈让我学金融,哪个专业更好?”

“父母让我去省会,我想去上海或南京,城市到底怎么选?”

……

对于头次经历志愿填报的高考家庭来说,做好志愿填报工作并不容易。学校怎么选?专业怎么报?毕业后能做什么?收入多少?往年分数线怎么看?……短短数日,要对一系列问题完成大量的分析、查找、比对工作,很容易引发焦虑,甚至演变成家庭争吵;或是因经验不足造成志愿填报失误,悔恨一生。

从往年看,每年总有一些考生因为一次轻忽的选择,而需要用一辈子时间去后悔。有的考生“高分低就”,成绩相当高,录取大学却层次偏低;有的考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退档或掉档;更多的是对专业不满意,导致退学、厌学、转专业等现象非常普遍……

选择是人生的分叉口,一次填报失误,或许就意味着多走五年、十年的弯路。

面临选择,你准备好了吗?

实际上,志愿填报是一项系统科学、有步骤、有方法,且需要长期准备的工作。

今年5月至6月,多场由升学e网通组织发起的志愿填报线上公益讲座火爆全网,掀起各地考生观看热潮,直播热度高达238万。升学e网通已连续举办了13届志愿填报公益活动,先后在全国23个省份,300多个地市举办志愿填报公益指导讲座,惠及考生家长百余万人次。

志愿填报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近日,来自升学e网通的首席志愿填报研究员范兆宗在一场讲座中指出,做好志愿填报,不仅要掌握“冲稳保”等填报技巧、理解平行志愿填报规则,还需要精读本省招生规定、熟悉高校招生章程,综合考虑专业适配性、院校性价比、地区平台性等因素,力求实现人生利益最大化,录取风险最小化。

可以说,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的选择。每一位考生的情况都不一样,都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思考,从城市、高校、专业、性格、兴趣、未来发展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为了帮助更多考生、家长打好“志愿填报”这一仗,升学e网通2022年志愿填报1对1咨询服务全新开启,目前已在全国各个地区,限量开放预约专家咨询名额,考生可通过“升学e网通家长学堂”或拨打官方热线进行预约。

专家团队多年专注志愿填报领域,数位咨询师拥有连续10年以上的实战指导经验,人均指导案例过千人。

咨询过程中,专家团队将为考生1对1全程指导把关,根据职业规划和行业趋势,用以终为始的生涯视角,为考生量身定制志愿填报方案,帮助考生用好每一分,填出好志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