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打水漂”闯入地球 形成世界最长陨石陨落带

  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有一条长达430千米的铁陨石超长陨落带,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陨石陨落带。  研究表明,陨落带是由一颗重量为280—3440吨的小行星以每秒12—15千米的速度,从东南向西北方向,以6.5—7.3度的入射角闯入地球大气层后落地形成的。

小行星“打水漂”闯入地球 形成世界最长陨石陨落带

来源:新华网    2022-06-28 13:45
来源: 新华网
2022-06-28 13: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有一条长达430千米的铁陨石超长陨落带,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陨石陨落带。科技日报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联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陨落带是由一颗小行星以入射角度很低的“打水漂”方式闯入地球后形成的。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目前已发现总质量超过74吨的铁陨石,这些不同质量的陨石从0.43吨、5吨到28吨不等。

  在此前研究中,科研人员运用中子活化方法,证实了这些铁陨石的成分一致,内部矿物岩石结构相同,同属于异常型的IIIE类铁陨石,是同一次陨石陨落事件的结果。2016年,国际陨石学会将它们命名为阿勒泰IIIE异常型铁陨石。

  “阿勒泰铁陨石陨落带总长达430千米,从新疆木垒县沿西北方向一直贯穿至阿勒泰市郊小东沟附近,远远超过了常见的几千米至几十千米的普通陨落带。”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研究员徐伟彪介绍。

  这条陨落带到底所来何处?2020年起,研究人员结合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阿勒泰陨落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研究表明,陨落带是由一颗重量为280—3440吨的小行星以每秒12—15千米的速度,从东南向西北方向,以6.5—7.3度的入射角闯入地球大气层后落地形成的。

  “我们模拟了几千种小行星重量、速度和入射角的数据组合,最终计算出这些数据区间。其中最特别的是入射角度,如果角度再大一些,小行星就直接砸入大气层,在大气层发生空爆,那么陨石落地的分布带就不会这么长。如果入射角度再小一点,小行星就难以进入大气层,会被弹回太空。现在的入射角度就像打水漂一样,陨石碎片可以漂得很远。”徐伟彪解释。

  科研团队认为,模拟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阿勒泰铁陨石的分布特征,此次研究建立了近地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动力学轨道演化模型,创新性提出小行星低仰角撞击的“打水漂”式轨道陨落机制,揭示了迄今全球最长的阿勒泰陨落带形成之谜,为近地小行星撞击危险走廊的高精度判别构建了新方法。 (记者金凤)

 

(金凤)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